阅读历史 |

第104章 103【民心似炉】(2 / 3)

加入书签

如此一来,北地齐人又怎会心向朝廷?此战之所以顺利,一方面是你的方略收到奇效,另一方面则是这片疆域离衡江很近,和靖州都督府算是接壤,朝廷还能维持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不论是南面的盈泽城,还是江华和旬阳,百姓都不会特别抵触我军。”

陆沉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无须赘述。

然而朝堂大权被江南世族掌控,北伐二字喊了十多年,却从来没有付诸行动。

陆沉看出他眼中那抹倦色,不由得鼓起勇气问道:“既然如此,大都督缘何要坚持北伐?”

其实他还有一处不解,直到他离开都督府依然在心中盘旋。

“我说的是真正的屠城,满城白骨无人声。”

“这世上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陆沉敬重地说道:“大都督军务繁忙日理万机,末将不敢耽误。”

厉良玉颔首道:“父帅在战前便说过,此战过后自会足额奖赏,便是为了预防这些糟心事。话说回来,哪怕不提收复江华城这桩功劳,陆校尉在这一战中仍然功勋卓著。当初听父帅提起,此战谋略乃是校尉一人所为,在下委实惊讶不已。”

厉天润眼中浮现一抹赞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小女先前从广陵回来后,曾极力向我举荐你,只可惜你无意远赴靖州,否则她肯定会劝我直接上奏朝廷,任命你为靖州都督府属官。这些年来,我从未见过她如此看重一个年轻人,心中亦有些好奇。”

“这是自然,萧兄对你寄予厚望,而且你初入军中就能领千骑之数,这是一份很难得的信任与器重。”

厉良玉感慨道:“陆校尉年轻有为,想必令尊肯定会为你寻摸一桩好亲事。”

陆沉起身应道:“大都督的教导,末将一定铭记在心。”

这话对于陆沉而言不太好接。

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坦诚地回道:“不瞒大都督,家父不愿末将远离淮州,而且末将自身也想留在淮州都督府。”

片刻过后,厉天润将奏报放到一摞卷宗上面,脸上泛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望着陆沉说道:“这两天一直想找伱聊聊,只是杂事太多,实在抽不开身。”

陆沉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书房之内光线柔和,并未出现那种乱七八糟、文档卷宗散落一地的情况,相反一切都井井有条格外整洁,连笔架上的毛笔都挂得十分整齐,由此可见厉天润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

陆沉很想问一句兄弟你这般云山雾罩到底想说什么?

然而对方始终温润如玉,又没有半点恶意,他只好含糊其辞,勉强应付过去。

陆沉怔住。

陆沉皱眉道:“原来如此。”

厉天润琢磨着这个俗语,道:“河洛城失陷后,朝廷中枢陷入瘫痪,江北各地沦于景军铁蹄之下,几近于血流漂杵。那时候景朝军队的残暴令人发指,他们不止是针对平民百姓,对待高门大族同样不手软,屠城之事时有发生。”

城内完全安定下来已是两天后,陆沉接到通知赶来临时都督府,在门内迎接他的是行军司马厉良玉。

两人序过年岁,厉良玉二十五岁,且已娶妻生子,看起来的确比年方十九的陆沉更成熟一些。

如今亲眼见识到淮州和靖州两处都督府麾下将士的实力,陆沉自然认为是南边那些君臣拖了边军的后腿。

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后,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耳濡目染,所见所闻皆是北地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齐军收复故土拯救万民是必须负起的责任。

陆沉凝眸细思,缓缓道:“大都督之意,北地百姓并非迫切地希望我军收复故土?”

好在厉良玉没有刨根问底,将他带到后堂书房,随即说道:“请。”

陆沉道:“未曾娶亲。”

这一刻他忽然想起林溪说过的那些事情。

然而厉天润却给出一个让他很惊讶的回答。

这位前程远大的行军司马对自己的态度似乎太好了。

稍后便有一名亲兵奉上清茶,陆沉道谢接过。

陆沉略过这些过于私人的话题,望着这位闻名于世的大齐名将,略带几分惋惜地说道:“如果朝廷肯支持,其实这一次我军本可谋求更大的胜果。”

厉天润道:“表面上是以齐人治齐,实际上景朝在不断吸纳北地的青年才俊,利用官位和金银扭转他们的观念,让他们以为景朝效力而自豪。要不了多久,或许在伪燕朝堂之上正在发生,这个傀儡朝廷会真正被景朝完全消化。等到那个时候,景朝铁骑将再度蹂躏人世。”

两人并肩向后堂行去,厉良玉温文尔雅,说话不紧不慢。

厉天润起身绕过桌子在不远处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道:“如今各部已经休整完毕,你认为我军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这是王骏先前提过的想法,陆沉在仔细斟酌之后,认为这个判断确实很妥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