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2章 团聚(1 / 2)

加入书签

夕阳西下,海波荡漾。

朱瞻壑站在莱州港的码头上,当看看到一支打着汉王府的船队,缓缓驶入港口时,他也一下子激动起来。

“大哥!”

船还没有靠岸,船头上一个年轻人就兴奋的冲着码头上的朱瞻壑高声叫道,赫然正是许久不见的朱瞻圻。

朱瞻圻在天竺呆了一段时间后,又在海外游历了许久,直到今天才回来。

另外在朱瞻圻的身边,还站着张忠,他们也是在路上偶遇,这才一块回来了。

船只靠岸,张忠与朱瞻圻一同下船,朱瞻壑也快步上前迎接,三人见面后也都是十分高兴。

朱瞻壑早就准备了接风宴,于是三人一同回到朱瞻壑的住处,入座后边吃边聊。

“瞻壑,这应该是最后一批移民了吧,等这次移民送到天竺,我可能就不会这么频繁的回来了。”

张忠这时端起酒杯,颇为感慨的说道。

这段时间为了移民的事,他与唐赛儿各率领一支船队,轮流着每隔半年就会回来一次,也能经常与朱瞻壑聚一聚。

可是随着这最后一批移民去了天竺之后,张忠身为朱高煦手下的水师都督,肯定要负责天竺那边的海军事务,因此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再回来了。

“张兄,这次回来先别急着走,朱勇这几天也会从日本回来一趟,到时咱们三人一块聚一聚!”

朱瞻壑这时也举起酒杯说道,自从张忠出海之后,他们三人就再也没有在一起聚过,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团聚,至于下一次,恐怕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朱兄要回来?那可太好了,到时咱们三个一定要一醉方休!”

张忠听到这个好消息,也兴奋的差点跳起来,这应该是他这几年听到最好的消息了。

“大哥,听说那个新闻报就是你让人搞出来的?”

这时朱瞻圻忽然向朱瞻壑问道,他在回来的路上,也看过几份报纸,对报纸上的内容也颇感兴趣。

“是啊,新闻报是我让马安搞出来的,然后夏尚书又搞出儒报,最后才是皇爷爷也决定要做一份永乐日报。”

朱瞻壑笑着回答道。

“那你手里有没有以前的报纸,我们在海外消息传递困难,偶尔有几份报纸流传到海外,都被人视若珍宝,有钱都买不到。”

朱瞻圻立刻追问道。

“放心吧,我早就让人准备好了,新闻报从

朱瞻壑哈哈一笑道。

从报社发行之初,就让人开始将这些报纸收集起来,然后装订成册,这东西看似不值钱,但却意义重大,完全可以拿去送人。

“还有我,我在路上得到几份报纸,在船上无聊时,都快把报纸给翻烂了,这东西简直比任何书都好看!”

张忠这时也向朱瞻壑讨要道,在船上的日子实在无聊,如果能有一堆报纸,倒是能帮他消磨不少的时间。

“没问题,我准备了好多套,到时你都回去,给我爹和杨长史他们都送一套,也好了解一下大明这边的情况。”

朱瞻壑当即点头道。

“对了,我爹那边怎么样,南天竺那边稳定了吗?”

朱瞻壑忽然又想到天竺的情况,于是向张忠再次问道。

上次唐赛儿率领船队回来的时候,告诉他朱高煦统一了天竺之后,南天竺那边却不太稳定,最南边的泰米尔人一直在闹事,所以朱瞻壑对这件事也十分关注。

“放心吧,王爷派常威领兵前去镇压,敢于闹事的泰米尔人,已经被彻底清除了!”

张忠微微一笑说道。

天竺那块地方,几乎是一马平川,特别是从北向南攻打时,几乎没有什么天险可守,而当地的天竺人又十分落后,因此大明的军队到了那里,简直就是神兵天降,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那就好,现在咱们的移民在天竺多了,可以鼓励他们多加生育,另外还有教育也要跟上,别到了海外,就忘了自己华夏子孙的身份。”

朱瞻壑微微点头,随后又说出自己的看法。

汉人到了天竺,在人口上属于劣势,如果不保存自己民族的文化,说不定多年之后,汉人反而会被当地的土人同化。

天竺那种地方的文化,简直就是一团糟粕,朱瞻壑可不想自己的子孙失去汉人的文化认同,而变成天竺土人那种模样。

“你倒是和杨长史想到一块去了,他已经将移民中识字的人挑选出来,然后又印刷了大量的书籍,编纂成教材后,组建学校开始让移民的孩子读书写字。”

张忠再次介绍道。

移民大都是集中居住,因此孩子也可以集中起来学习,而且杨士奇已经下令,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必须强制入学,十二岁以上的孩子自愿,毕竟在这个时代,十二岁的孩子已经算是半个劳力了。

“杨长史果然目光长远,咱们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