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章 传说中的龙应花(1 / 2)

加入书签

李宁安走到严粟跟前,鞠躬拜谢。

严粟惶恐,忙扭过头去躲避,李宁安却觉得他该受这一礼。

“父皇不让你说,是不希望我涉险,但身为儿女,也不能看着父皇有事。”

“多谢你今日告诉我。”

父皇想来,是会责怪严公公一番的,但到底严公公伺候了父皇多年,是不会有性命之忧的。

严粟还得回去伺候陛下,便没有久留。“奴才这就要回去伺候了。”

李宁安点头,“红袖,你替我送一送严公公。”

红袖伸出手,请严公公,等把人送回去,回来和杏娥对视一眼,十分担忧。

红袖和杏娥同时出声:“公主,陛下的情况,当真如严公公所说吗?”

红袖庆幸外头只留了番履盯着,不会再有旁的人知道这件事。

北越二皇子即将入京,陛下若是身子骨出问题,让北越二皇子知道,难保会开战。

李宁安一直站在原地,她的脸上带着不甘。

绝对不能放弃。

“杏娥,你随我去定国公府。”

“公主,眼下这个时辰,还早呢。”杏娥看着外头刚有些光亮,“还是先用早膳吧。”

李宁安哪里还吃得下去,她迫不及待的想去问老道,父皇是否还有救。

“公主,多少吃一些吧,九皇子年纪还小,佟娴妃野心勃勃,总要顾惜自己,才能一斗。”

李宁安随便找了个最近的位置坐下,“闻狄这个人,你不推着他,他是不会往前走的。”

李宁安在算自己的筹码,如若万一父皇有什么情况,总不能再有个傅明朗。

说起傅明朗,也不知他近来在做什么。

没有自己的助力,他和闻太师的关系,也算是不错。

但若是闻狄得力,水明熙恢复神智,闻太师完全不需要用傅明朗。

闻狄上头那几位哥哥,守成可以,破局就不够用了。

这也是为何闻太师自己推拒丞相之位,也没有选择前头几个儿子的缘故。

他的确如宁安公主所说,对明熙寄予厚望。

至于闻狄,不气死他,就不错了。

哪怕是西同郡一行,收获颇大,还得了户部的官职,闻太师也没有多看好他。

反而是晏子期这位襄国公府的世子,引起了闻太师的注意。

听说他护送北越二皇子一路而来,已然称兄道弟了。

今日早朝,礼部尚书和鸿胪寺卿分别出来,说了一下接待北越的事。

明德帝满意的点头,“两位爱卿辛苦,等北越二皇子入京,左右金吾卫也要注意京防。”

福喜感受到陛下的目光,立刻明白是什么意思。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礼部尚书和鸿胪寺卿退回去,也没旁人站出来,便是没什么值得陛下关注的大事。

福喜多等了一下,然后说:“退朝。”

福喜抬手,先扶着陛下到偏殿,百官退了出去。

明德帝再上龙辇,看向福喜,“严粟倒是教出了个好儿子。”

太监无根,想有后代,便是认干亲,福喜这个孩子,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严粟不在,他跟在身边,也不怵,稳重的很。

明德帝就让他留在身边,至于严粟,明德帝道:“就让他做个奉茶太监吧。”

福喜想为干爹说情,但又不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怕说多了惹陛下不喜。

“是,奴才会告诉严公公的。”

明德帝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示意起驾。

严粟回到乾坤宫,知道自己从大太监成了奉茶太监,也没多说什么。

他跟宁安公主去这一遭,必然是瞒不住的。

没能完成陛下的嘱咐,有所惩罚,也是应该的。

“你到陛下跟前,尽心伺候吧,咱家去备茶。”

严粟往茶水房去,认真准备,福喜回到内殿,没一会儿严粟就捧着热茶进来了。

他还真当自己是个奉茶太监,将茶盏更换后,就退到了外殿。

明德帝仍旧在批阅奏折,知道严粟进来又出去,而福喜从头到尾一句求情的话都没说。

严粟是后继有人了。

李宁安那边,好不容易挨到巳时,让杏娥备马车,往定国公府而去。

她先让门房通报,再等定国公夫人派人来接。

定国公夫人知道宁安公主过来,让身边的丫鬟去引宁安公主到堂屋。

“怎么今日想着来我这里了。”

定国公夫人请宁安公主坐下,再让丫鬟备茶,李宁安坐在她的下首,接过茶来。

“给水明熙看诊的人,可还在府上?”

定国公夫人听宁安公主提起儿子,脸上露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