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千一百八十三章 法!(1 / 2)

加入书签

“所以这时候,就要走尖端科技,就要走实业,走科技兴国的路子。”秦相如道:“就好像粮食,生产再多,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百姓就开始追求口感,追求营养。

他们不再是吃饱就行了,他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吃的健康,追求全方面的营养。

便宜的他们看不上,他们要贵的。

当然,便宜的也要有,总有生活水平差的百姓,而且这样的百姓,占据全国的大多数。

这就是区别。”

秦川几个人似懂非懂,而秦舟却是听懂了,“需求不同了,那么当初提出的国策也要变动。”

“聪明!”秦相如给了个赞赏的眼神,“早个二三十年,种地全靠人工,收割稻子就靠手中的镰刀,耕地靠牛。

一个人累死累活,一天又能收成多少呢?

而现在不一样了,一台耕地机器,一天能耕地几十亩,乃至上百亩土地,一头牛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有播种机,有收割机,只需要一两天,就能完成收割。

而以前,往往需要上百人,辛苦好多天才行。

现在不用了。

这就是科技带来的便利。

而多出来的这些劳动力,被迫去了其他行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就是转变。

要是继续用几十年前的国策来应对,回极大限制国家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发展到了一定瓶颈,最终会走向衰退。

然后以惊人雷同崩溃。

因为他们没有打破瓶颈,当权者目光短浅,即便他知道国家有诸多的问题,却依旧改变不了。

在他们上面,还有这各种各样的祖法,有官员的压制。

而我大明没有,大明不信祖法。

有瓶颈就打破瓶颈,若是害怕革新引起动荡,那就小面积实验,等方法可行,在大面积推行。

咱们走的路,是全新的路,没人告诉我们未来怎么走。

你们祖父的百年大计,也只能帮你们点名百年的路,那百年之后呢?

停滞不前,贪图享乐吗?”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所以,一定不要被你们祖父留下的计划给限制死了,没人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或许未来技术发展到了瓶颈,多年都未曾突破呢?”秦相如提醒道:“当权者忌讳一叶障目,而皇帝,更要有敢于打破前人的勇气。

千万千万不要害怕,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做错了也不怕。

我秦家的男儿,不怕出错,就怕不做!”

“多谢太爷提点,孙儿受教!”秦舟急忙拱手,其他人也是有样学样拱手致谢。

秦相如摆摆手,“行了,我就说这么多,你们继续。”

秦墨看着意犹未尽的老爹,也不由笑了起来,“继续刚才的话题,轮到谁了?”

这时候,秦磊拱手道:“爷爷,轮到我了,我主张依法治国,大明已经进入了搞大发大的文明社会,唯有不断完善法才能够真正实现公平,资源分享。

其实,太爷也好,爷爷也好,父亲也好,主张的都是人人平等,将资源最大的分给众人。

可事实上,有权者一句话,就能得到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得到的东西。

有钱者,可以卖下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买到的珠宝。

这就是差距。

当然,这也是别人努力来的,而我们要更加照顾弱者。

唯有法,才能够保护弱者。

祖父在婚姻法案上,做出了修改,不允许一夫一妻多妾,允许一夫一妻两平妻。

这实际上是在保护那些弱势女子。

在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一夫一妻。

因为这同样是保护普通人。

若法不明,便不能更好的保护大众。

强权者,富有者,拥有的资源百倍于众人。

所以,唯有补全法,才能够实现人人如龙。”

秦墨侧目,这小子说法有点意思,甚至很是超前。

有些话,他是非常认可的。

法是保护弱者的。

有人利用法,有人规避法,有人本身就是法。

唯有完善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你继续。”秦墨倒是很好奇,这小子还有什么惊人的观点。

“若是孙儿,肯定会从全国司法体系下手,先革新司法,再谈民生。

民生的好,没有一个参考标准,只能通过国家税收和百姓平均收入来表现。

只要总体经济稳步提升就够了。

而司法是极为难提升的,自先古到大乾,再到大明,律法变革极为慢。

也只有我大明,如同开了加速器一样,将司法体系推进了几百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