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章 沈家发达了(1 / 2)

加入书签

说起小妹,沈小夏就来劲了,"对呀,我妹妹可厉害了,现在全家人在她的带动下,都想着要怎么赚钱呢!我家这条船,白天我出摊卖茶叶蛋,晚上回去我大哥大嫂还要划出去去捕鱼,我大嫂这两天也都在镇上卖鱼呢。"她已经吃完了清明粿,手上还捧着饭盒,手指无意识的摩擦着盒面。

"不过镇上的生意好像没有集市上的好,价钱卖不高,我想着明天要不要也带上大嫂一起来集市上碰碰运气。"农村里种地打鱼的人都多,这种农产品水产品卖的人也不少,竞争大,价钱就上不去,买家还少。不像县里,吃商品粮的人,买鱼的人也会多。那个金来财,之前就一直在这个集市上卖鱼,听说赚的可不少,不然也不会三天两头闹事一定要抢位置。这会被关着还没放出来呢,集市里少了一条卖鱼的船,其他人生意都好了不少。

"卖鱼啊,那还是得去省城呀。"赵明伟坐在船头,单手托腮,眼睛就盯着沈小夏。"省城的鱼普遍都比咱们这要贵上一毛钱一斤,要是品相好,卖给国营饭店,价格还能上去一点。"说着他便直起了腰,"我到时候让我爹给问问,他每三天要去一趟省城送鸡,其中有两家都是国营饭店。"

沈小夏很是惊喜,她现在日子可谓蒸蒸日上,当然也希望家里人能越来越好相互提携,齐头并进才是。

"那真是太麻烦叔叔了,我晚上回去告诉也我大哥一声,就算不能进国营饭店,去拉去省城也能卖上个好价钱。"沈小夏两眼亮晶晶的看着赵明伟,很是感激。

赵明伟被她看得心痒痒,趁机得寸进尺,"我今天也没什么事,要不就跟你一道,帮你卖茶叶蛋,你也能多看会书。"

"那你的船……"

"没事,我就锁在这,托人看两眼,船上也没什么东西,等卖完茶叶蛋回程的时候再来取就行。"现在还能有什么是能阻挡得了他赵明伟追姑娘的,啥都不是。

赵明伟顺理成章的上了沈小夏的船,自己坐在船尾摇桨,听着沈小夏的指挥变道。沈小夏则坐在船篷里,翻着书。一个多月来,习惯了忙碌,突然轻松了,她还有点不习惯。悄眯着抬眼侧头去看船尾,目光直接撞上了同样朝这边望来的视线中,明亮而炙热。沈小夏赶紧低回头,双颊红得像那年大队长儿子娶亲时分发的喜蛋。

等傍晚赵明伟再骑着三轮车去送鸡蛋时,两人之间好像有了一种无言的默契。沈小夏依然不敢看他,但跑前跑后的端茶倒水,搬凳子。让刚放学回家就看到这一幕的沈夏莲不住的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

再怎么不舍,坐的差不多了也得回家。赵明伟三步两回头的骑着三轮车离开了,还没出村口,就有个大妈拦住了他。"诶,小伙子,你这天天来给沈立民家送什么呀?"每天傍晚都来,车上放着两个大筐,上面盖着油布看不到里面的东西,回去的时候,油布不盖着了,筐里也空了。最近沈立民家动静可是有点大,她真是抓心挠肺的好奇呀。

"没什么,一些家里的土产。"赵明伟别看才19岁,深谙村里大妈的德行,知道不能被绕进去。话才起了个头,三轮车就已经绕过大妈往前蹬去。年轻小伙力气足,三轮车踏板在他脚下踩得跟风火轮似的,咻一下就骑远了,最后一个音还在空中飘着呢。

"嘿,伊个小官宁哪个气头有噶莽,则我要弄桑伊噶!气大起来波掌给伊两个吃吃!"大妈吃了一嘴灰,站在路边气的破口大骂。后头又有个老女人过来,脖子上还挂着个小篮,里头放着些锡箔和黄纸,边用手捻着纸,边凑上来八卦着,"我听小狗他媳妇说,沈家老小去她每天订4斤豆干,还有王屠户那里,陈水花也每天要去割两斤肉,还都是无花的,说是孩子小要补营养。又不是病人,有什么好补的。她家这是发起了?"

"就算他家有十个人,也吃不下每天4斤豆干呀。老酒瓶不就住在他家后头池塘对面,说是每天大早上天还没亮,沈大山几个人就鬼鬼祟祟的搬上搬下,最后是沈小夏一个人划出去的。估计是有发财的路数了,"大妈接着老太婆的话头,不住的碎碎念。"一大家子十口人,一半的孩子,我看再怎么挣钱也吃不饱。还躲躲藏藏的,生怕别人知道他们的路数,还是沈小夏那个丫头一个人出去,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行当。"

女人其实就是心里嫉妒,这年头,每天买两斤肉就得一块半,一个月下来得四五十。那可真是大户人家做派了。沈立民家也真是的,有什么发财路子跟大家说说呀,一点都没有奉献精神。那就别怪她胡说八道了。

沈夏莲可没觉得自己藏着掖着,但她又不是大喇叭,还能满村宣传?临近6月中旬,她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11岁的脑子,就是够新,能装。在初一课程上,她已经成功走上了正轨,还不忘时不时巩固一下小学知识点。讲道理,她其实也可以不管小学的东西了,但这是华夏,是应试教育。她怕小学初中考试的知识侧重点不同,所以还是两手都要抓比较保险。

"夏莲,你好努力啊,现在下课都不见你出去玩了。这就是初一的课本吗?"沈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