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9章 香积寺(2 / 3)

加入书签

接待了他们,并解答了他们的疑惑,

“计相武公上书陛下,要在大战场遗址收敛阵亡战士的遗骸,并筑坛请高僧做法超度,还要建寺修塔立碑纪念。

这里就是新建七寺之一的香积寺。”

“皇帝特下诏,前往河东玄中寺请来净土派的西河禅师道绰大师前来主持法事,并成为香积寺

村民们都是三阶教祖庭至相寺的佃民,对于佛家教派也是比寻常人多知道一些,相比起三阶教这些年的兴盛,净土派,也叫白莲宗,他们其实还不算是一个很正式的宗派。

虽说这派僧人自称源于东晋慧远,但到如今都还没有正式的开宗立派。

“这个地方好啊,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南临滈河,西傍潏水,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滈河与潏河汇流萦挠于西南,据说这处寺址是武相公亲自选的,连寺名都出自武相公之手,源自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

“对了,你们是至相寺佃户,要去万年县衙做什么?”绛衣吏问。

于是大家赶紧说自己是听说了朝廷的榜文,于是想要去问授田之事。

“哦,这个事情啊,你们不应当去万年县衙,应当去关内道支度使衙,正好,他们就在杜曲镇上便有办事人员,就是负责这丈量田地、入籍授田之事,你们直接去那找他们就好。”

王如意和大家赶紧谢过,便又往不远的杜曲镇去,大家边走边回头看着那热闹的工地。

“净土派这是要正式开宗立派了,皇帝敕建道场,好大的排面啊。”

“香积寺,这名字挺好听的。”

“那个西河禅师那么厉害吗?”

“我听说过这位西河禅师,据说年近七十,他继承北齐高僧昙鸾的玄中寺,也继承他的往生论注,他到处传法,声名远著,无数僧俗男女入山朝拜,

他总是劝人称名念佛,念一句阿弥陀佛,放一粒麻豆,百姓念佛成俗,积豆布施。”

“我也听说过他,据说他今年七十岁,大集僧人和俗众于玄中寺,说自己将命终圆寂,可等他七十岁诞辰,牙齿新生、容颜焕发,身体更加强健,讲述的佛法更加奥妙,每天要念七万声佛经。”

“估计圣天子也是因此,而特请他来长安,让他在此开宗立派,主持香积寺的吧?”

七十岁重新长出一口新牙,这简直就是神迹,还能仿佛一朝返老还童,这种事武怀玉听了只会认为真正的西河禅师死了,换了个年轻的弟子冒充。

当然这也并不影响百姓们相信,而武怀玉向李世民推荐,请这位山西的有名望高僧来长安,就是引入一只搅局的鲶鱼,请这位大师来长安新建香积寺做住持,扶持他的白莲派,正式开宗净土宗。

以夷制夷,以和尚制和尚,把矛盾转为和尚们之间的教派之争,这能让朝廷处于更超然地位。

王如意们当然不知道这些奥妙,只是觉得既然宰相和天子都这般尊崇西河禅师道绰,那肯定是一位真正的高僧。

他们赶到杜曲,这里是京兆杜氏的大本营,京兆韦氏的大本营韦曲也在这附近。

王如意他们运气挺好,不但见到了支度使在这里的办事处人员,而且还恰好碰到了来下面巡查的关内道支度使豆卢怀让,以及计相武怀玉。

听说他们来意后,直接让他们上前。

“这位便是当朝宰相翼国公武相公,这位是关内道支度使、万春公主驸马南陈郡公豆卢公,你们有什么疑惑之处,可以当众请问。”

大家一听这两位紫袍年轻人居然身份如此尊贵,一时都有点瑟瑟发抖,民怕官向来如此,尤其是这般高官。

最后还是王如意心念那九百亩地,双腿战战上前拜伏询问授田之事。

“你们是至相寺的佃户?”

“是的。”

“你们依附于至相寺,还未有户籍?”

“是的。”

“你们可愿意编户入籍?”

“愿意。”

“那好,符合条件,现在就可以登记,保证一旬之内,给你们编好户籍,分田到户。”

“请问武相公,我家二十三口人,七个男丁,五个中男,真能分到二百四十亩永业,六百六十亩口分田吗?”

“不行。”武怀玉摇头。

王如意愣住。

武怀玉道,“你们可能没有听清楚完整的公告,如果你们愿意迁居边地宽乡,如岭南、朔方、陇右等地,确实是一丁百亩,中男也有四十亩。但如果是留在长安,继续耕种原来的田,因关中地狭人多,是分不到这么多田地的。”

“那能分到多少?”王如意赶紧问。

“一丁上限可授百亩,但每户最多可授百亩,如果家中丁多,则每丁先授满二十亩永业,余再授口分补满百亩。”

一户最多才授百亩?

王如意顿时一阵失望,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