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吕宋锐士武卒(2 / 4)
民、十八到三十岁男子、健壮,会水、会射箭等有武艺的优先,
如果是武家收养长大的孤儿,则享有最高优先权。
年龄、身高、力气,这些都有考核标准。
不说这个,就是在边境开个边市贸易,那都还得奏请长安天子,请求天子的允许后,才能开边互市,在哪、什么时候,一个月互市几次,允许交易哪些东西,要交多少税,这些都还全得大唐说了算。
大唐边疆镇戍防人,他们的戍边军饷,粟十二石,绢七匹,戍边时还包吃包住。
主要还是现在机会难得,如今皇帝难得的不在意吕宋,还肯把吕宋交给武家,而武怀玉又还正好坐镇岭南,可以说能够有最大的方便,不管是从内地偷偷移民过来,还是往吕宋招揽工匠等等,在如今这个空窗期,皇帝和朝廷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谁也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大唐东西南北边外那么多羁縻州,突厥人的奚人的契丹人的靺鞨人的粟特胡的,再加上党项人,南中、黔中、岭南、安南等地的獠蛮羁縻州,
谁敢这么挖大唐墙脚?
那都是大唐征服或威服那些蛮夷后,在他们地盘上设立羁縻州,赐封他们首领为羁縻刺史等,然后还要从他们部落内迁走一些部落人口的,
“其实一年十二石粟七匹绢不多,如今中原内地,一个岁作的雇佣长工,雇价便是每月一石麦,另包食宿,有些还要包两身衣裳的。”
吕宋州府要权开垦荒地,
有权开采矿产、采伐树木·····”
“募兵粮饷定多少?”唐奉孝问。
大唐边军的衣粮,跟个青壮长工收入是一样的,可以说确实不高。只不过当兵的可能还会有些额外的赏赐,以及若有机会战斗,还可能会有立功赏赐,以及战利品缴获等。府兵本身还授有军田,且免课役。
大唐一个自耕农的中等家庭,一年收入结余大约有十四五石粮。
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的情况下,一个壮劳力是能够勉强养家糊口的,但也就是在温饱线上挣扎而已。
武怀玉深知,如果兵吃不饱饭,也养不起家人时,那这样的兵没人愿意当,这样的军队里能招进来的,也多是条件较差的兵,甚至这些兵不仅战斗力差,可能还是些兵痞兵贼。
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
古人也常说仓廪足而知礼仪,
唐前期的府兵们为何战斗力普遍较高,这就跟当年纠纠老秦能征善战是一样的,靠的就是军功赏赐,
杀敌立功,底层人也有机会授勋得官,有机会得勋获田。
有机会跨越阶层,改变命运,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而唐中后期无田可分授府兵,也无田可兑现勋赏,拼命换来的勋官,变成一文不值,普通士兵再没机会靠杀敌而获官的时候,自然没有人再愿意去当兵,大家都逃避点选府兵,府兵制就后继无人崩溃了。
后来不得以改募兵制,
但募兵制下,朝廷又不肯给足钱粮,甚至还经常拖欠,士兵们常有饥色,家人更得不到保障,于是到了晚唐时,许多兵都是拉壮丁强征来的,
甚至为了防止士兵逃跑,脸上刺字。
弄的跟那些卑贱的奴隶一样,
从唐初社会地位较高,人人都想点选府兵,到后来的贼配军,战斗力也自然一落千丈。
武怀玉不想要一支脸上刺字来防止逃跑的军队,更不想靠着强拉壮丁征兵,了希望吕宋军队能打硬仗,
也愿意给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
“吕宋募兵,每年基本钱粮是十二石米,七匹绢,三节等赏赐加五匹绢。”
“另外军官以下士兵,按服役年资,个人技艺等分为锐士和武卒两阶各三等。武卒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锐士三等为上士中士下士,”
军士是授给那些九品武官以下的精锐士兵,他们经验丰富,或个人武艺技能出众,
兵头将尾。
大唐军中,队是最低一级,队头是正九品下,而队副是从九品下。
队以下,虽然也还会有伙伍,或是中队小队等,但那些伙长小队长等都没有品级的,不算正式武官。
但队中的旗手、伙长、伍长等人,却也是队中骨干,非常重要。
所以武怀玉打算提高一下这些小兵头们的待遇。
锐士第三等,也就是下士,在基本的衣粮外,加一季衣粮,也就是加三石米三匹绢。中士,加两季,六石米六匹绢,上士,加三季,加九石米九匹绢。
但就算是上士加了三季衣粮,相比起队头队副这些有品阶的武官,相差还是比较大的。队头年禄四十石,队副年禄三十石,考核得上等,还可加禄一季。另外队头队副每月还有俸钱、日料、杂用补给,加一起一个月有一千五百钱。还有职田或职田租,有官人永业田等福利待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