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 章(1 / 3)

加入书签

路锦眠和余娘子、魏勉三人,重新进入隧道。

三人很快回到洞口处,从洞口爬上去回到了上方的屋子。

路锦眠家的老房子本身具有地势高的优势,此番地面上虽然也积了浅浅一层水,但是总体来看水量并不大。

为了以防万一,三人各自从周围其他墙面拆了些砖头下来,把洞口处砌高。

魏勉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能够糊住砖头的黏糊状东西,几人合力把洞口和地面的距离生生抬高了两米。

余娘子观察着屋子里积水的高度,语气里有些惆怅:“这屋里的水都已经淹到这么高了,我家的水只怕是已经高过房顶了呢。”

余娘子家里倒是没什么值钱的家当,但是她这么多年下来统共也就那么两间房子,她年纪轻轻便没了丈夫,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

如今,一想到家里已经被水淹得不成样子,余娘子便忍不住要抹眼泪了。

老天实在不公啊,本本分分一辈子,到头来却要经历如此灭顶之灾。

魏勉及时安慰她道:“房子没了还可以重新盖,树没了也可以重新载,只有这人呐,没了才是真没了。只要和家人在一起,一无所有都是好的。”

说着,魏勉推了推路锦眠的胳膊肘,向她挤眉弄眼:“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路锦眠也宽慰余娘子道:“是啊,您只要和小山、小玉在一起,都是好的。至于这房子和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如此伤心。”

余娘子见路锦眠说得真诚,联想到路锦眠已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生怕自己这番多愁善感又牵出路锦眠的伤感,忙抹干了眼泪连声道:“是这个理。”

三人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安慰完余娘子,路锦眠发现活已经干得差不多了。

路锦眠作为一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非建筑系平民百姓,平日里自然不会接触到盖房子这等活,因此干活手法很生疏。

余娘子一个种庄稼的妇人,也没亲手盖过房子。

三人之所以能这么快就顺利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得益于队伍里有手法娴熟一个顶俩的魏勉。

路锦眠不由好奇道:“你一个书生,怎么这么会砌墙啊?”

魏勉若无其事拍掉手上的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我这一路上风风雨雨的,多一门手艺就多一口饭吃。”

这话听在路锦眠耳中有点奇怪。

魏勉作为读书人,平生的志向应当是金榜题名,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过路锦眠暂时还不确定,在这个世界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的方式有哪些。

万一金榜题名那一套在这里不适用呢。

为了避免闹出不必要的笑话,她也没敢继续纠缠此事,很快转开了话题:“检查一遍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回地下暗库去吧。”

很快,路锦眠、余娘子和魏勉回到了地下粮仓。

在她们出去的这段时间,村民们已经对这里完成了初步探索。

有人啧啧惊叹道:“想不到咱村里还有这么个好地方。”

“这么多粮食,够咱们全村人吃上一整年了吧?只怕还不止哩。”

也有人私下议论:“眠丫头哪来的这么多粮食。”

“当初老路那件事我就觉得蹊跷,你想啊,老路那么个汉子,怎么不明不白就死了?”

“嗐,原先你们说的我还不信,现在看来倒有几分可信了。”

关于老路的去世,路锦眠心中颇多猜测,可惜目前都没有得到证实。

不过从村人们零碎的议论中,路锦眠大致拼凑出了老路去世当天的情景。

是夜,月黑风高,天空中唯余几点星子一闪一闪的,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气氛。

老路一身是血,跌跌撞撞跑回村子,被起夜的村民李野隔着窗户瞧见。

李野当场便吓破了胆。

村人们一生务农,并未见过这等血腥场面,李野不敢独自上前,遂喊醒了隔壁好几户邻居。

大家聚做一堆,小心翼翼走到近前一看,老路已没了呼吸。

等到天亮,以村长为首的村人们将老路全身的伤处检查了一遍。

老路全身上下多处刀伤,致命伤是贯穿胸口的一道剑伤。

因剑伤比刀伤敏感得多,村长严肃起来,告知当时在场的众人莫要将此事外传,对外皆含糊其辞。

李老汉当日并不在场,因此也只听了几句村人们传出来的闲话,并不了解老路真正的死因。

原本这些事情是要被当日在场的人一辈子烂在肚子里的。

村人毕竟胆小怕事,不愿惹祸上身,当日老路的死状极惨,村人们都不愿回想。

若不是今日突然见到老路家地下这个粮仓,众人也不会再提起老路这个人。

看着堆满粮食的地下粮仓,再联想到老路的死,稍有胆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