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一章 圣旨(一)(1 / 2)

加入书签

此次出京去藩地传旨的,是正经的朝廷命官七品御史。

御史们官职不高,只有七品,却位卑权重,有闻风而奏之权。多是年轻热血之辈。他们也是最赞成遏制藩王削弱藩地势力的一群官员。

去北海郡传旨的御史姓孟,今年三旬,正是男子盛年。

孟御史二十二岁时中了探花,之后在翰林院待了两年,二十四岁时做了御史。才思敏捷,口舌犀利,一支笔十分了得。和人对骂……不对,是在朝堂上和人对峙时从未输过。

他弹劾过六部尚书,弹劾过宗室,弹劾过勋贵武将。总之,人人见了他都头疼,恨不得避而远之。

人送外号“鬼见愁”。

不知是谁暗中和掌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暗中打了招呼,这位鬼见愁孟御史,领了圣旨出京,直接去往北海郡。

孟御史早就看北海王不顺眼了。他和北海王没有私怨,不过,先帝驾崩北海王告病不来京城奔丧,此事实在令人气愤不平。孟御史第一个上奏折弹劾北海王。只是北海郡离京城太远,一通臭骂没能传到北海王耳中罢了。

此次领了去北海郡传旨的圣旨,孟御史心中很是满意。

终于可以当面骂一骂北海王了。

还有传闻中桀骜跋扈的北海王世子,哼,都等着瞧吧!

“孟御史,”随行护送的百余禁卫军小头目过来了:“天气燥热,这么一直赶路,人疲马乏,不如到前边驿馆歇歇吧!”

坐在马车里的孟御史探出头来:“这才走了半日,要歇到什么时候。快些赶路,别耽搁了传旨这等大事。”

那小头目被孟御史毫不留情当面掘了回来,心里气得直骂娘。

孟御史坐在马车里,不必晒太阳不用吹风,渴了有茶喝。他们这些禁卫军,个个骑马赶路,被太阳一晒就是一天!

孟御史见小头目没动弹,板着脸孔冷冷道:“本御史说的话,你没听见吗?继续赶路。”

小头目只得低头领命。

……

十日后。

北海王府。

病情“大有好转”的北海王,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在院子里慢慢踱步,一边随口问道:“春生呢?怎么一大早就不见踪影?”

徐莹和徐莞对视一笑:“父王猜猜,春生去哪儿了?”

这还用猜嘛!

北海王失笑:“又去赵家了吧!这个春生,自打下聘后,三天两头往赵家跑。不知道的,还以为赵家多了个上门女婿哪!”

徐莹抿唇笑道:“春生以前是以学生的身份前去,名不正言不顺。现在有了正式婚约,能正大光明地去见未婚妻,可不就跑得勤快了。”

自回娘家住下,不必面对刻薄的婆婆刁蛮的小姑,徐莹的气色一日好过一日,说话也愈发欢快风趣。

北海王爱儿子,也一样爱自己的女儿。四个女儿都如珠似宝地养大。眼见着徐莹这般模样,北海王心里颇为快慰:“凌风去了何处?”

徐莹笑道:“还有两个月就是秋闱了。他近来埋头苦读,每日做文章,今日特意去赵氏族学,向赵夫子请教。”

北海王点点头:“赵元明是闻名青州的大儒,当年连中三元。凌风去请他指点一二,受用不尽。”

北海王走了一圈,坐下休息,又看向小女儿徐莞:“莞儿,你今日怎么一直没说话?”

徐莞眉间微蹙,低声道:“父王,我这两日有些心神不宁,总有些不太好的预感。”没等北海王吭声,又自嘲地笑了笑:“日子这般顺遂安宁,我倒疑神疑鬼起来了。”

话音刚落,藩王府的廖长史就匆匆过来了。

这位廖长史年过四旬,相貌平平,却精明能干,掌管王府外务。堪称北海王的左膀右臂。

“王爷,”廖长史低声禀报:“宫中马公公派人送了信来,还说这封信是送给世子的。”

北海王眼皮一跳:“送信人在何处?请进来。立刻派人去赵家坊,请世子回府。”

……

什么?

马公公让人送了信来?

徐靖闻言,眉头动了一动,对着送口信来的亲兵使了个眼色。

那个亲兵十分机灵,立刻压低声音:“王爷只令小的请世子回府,具体信里写了什么,小的就不知道了。”

徐靖面色沉沉地嗯一声:“我这就回去。”

一转身,又是平日那副嬉笑模样:“月牙儿妹妹,我得先回府一趟。明日我再来。”

一袭浅粉夏裳的赵夕颜,脸颊也被映衬得粉色嫣然,一双黑眸清澈明亮:“马公公让人送信来,定是宫中有什么变故。我和你一起去王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