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同道者(上)(1 / 2)

加入书签

“老许,你还没明白吗?”

这一句话就像是一把刀子捅进他的心里。

这一刻,许晨阳心灰意冷了。

原来只有他一个人是这么想的……

“可是……”许晨阳嘴唇颤抖,一股情绪在身体里涌动着。

“可是,那是我们的祖国啊!”

“那里有我们家人、有我们的同胞……”

恽之玮眉头一挑,似乎有些诧异地看着许晨阳。

“老徐,你没事吧?纯理论的科学家无祖国,因为他的成果属于全人类。所以咱们的关注重点应该是在理论数学研究上。”

“你不要夹带个人情感,你就说在美国这里是不是比国内更适合做纯理论数学研究?”恽之玮语气平静地问道。

“美国这里的确适合做纯理论的研究,但光华大学那里不一样!”许晨阳解释道。

“怎么不一样了?光华我也有关注,连数学系都没有,你怎么知道那里有数学生存的土壤?”恽之玮淡淡地说道。

“……”许晨阳想要反驳对方,但好像又没有可作为辩论的支撑数据。

光华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学校,但只有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他微叹口气,眼神有些黯淡。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

许晨阳没说话,反倒是恽之玮劝起他了,“倒是老许,你说咱都40岁,老婆孩子都有了,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他们考虑一下啊!”

恽之玮是2011年结婚的,妻子之前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后面因为恽之玮被耶鲁大学引援过去,连带着也把他妻子办理了入职,成为耶鲁大学的一名教职工。

这次麻省理工学院将恽之玮挖过来,同样也解决了家属的工作问题。

许晨阳上上下下地把恽之玮打量一遍,似乎是要重新认识整个人。

“之玮,你变了。”

“当我对何莹说我要回国的时候,你知道何莹是怎么回复我的吗?”

“你说。”恽之玮说道。

“何莹说了一句话,她说:一日为中国人,终生都是中国人!”

许晨阳眼眸仿佛在闪着某种耀眼的光芒,他的声音洪亮到发人深省。

“数学不抛弃我,我就一定不抛弃数学。中国不抛弃我,我也绝不抛弃中国!”

恽之玮听了默不作声,至于一旁的张伟已经在掩面哭泣了。

许晨阳已经放弃恽之玮了,他转头望向张伟。

“老张,我就问你一句话,同不同往?”

恽之玮出生于汉东省常州市,家境还算不错,但张伟不一样。

张伟是天府省达州人,出生于大竹县的一个农村。

他是家里的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母都是农民,兼做点小生意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家庭十分普通,甚至有些寒酸。

张伟的小学前四年在村小读书,到了五年级转入到大竹县天城乡小学。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张伟的数学天赋便开始显现出来。

在小学数学老师的启蒙下,张伟对数学由兴趣转而痴迷,随后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竞赛并获得一等奖,从此开始了他的开挂之旅。

在大竹县中学时期,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并荣获一等奖。

接着在老师的告知下,知道有同学因为获得国奖被蓉城七中录取,于是张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封自荐信,当时也不知道该把信寄给谁,就写了“七中校长收”。

没想到后面真的收到了蓉城七中副校长杨能生的回信,并成为1997年蓉城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

也因为自己的乡下方言,张伟跟同学之间的交流有障碍,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也就偶尔跟旁边的同桌聊几句,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坐在座位上,不停地演算数学题目。

上高二的时候,张伟大病了一场,加上他的家境不太好,难以承担医药费,还是蓉城七中全校师生对其募捐,才得以减轻不少负担。

后面便是高中毕业那年,张伟作为天府省代表队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由此获得了保送北大数学系的资格。

再从北大毕业后,张伟按部就班地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直到取得今天的成就。

毫不夸张地说,是数学改变了张伟的命运。

不然今天的他,可能就在大竹县乡下的某片田地里,举着父辈传下来的锄头,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仰望着炙热的太阳。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