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火红蚁 咬死人的蚂蚁(2 / 3)
候。” “2001年,侵红火蚁成功的跨越太平洋,于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建立了新的族群,且已造成部份区域农业与环境上的危害。” “之后的两年,就来到了我们华夏,当时很多农民还被叮咬的难受,直接送去了医院。” “也就是说,红火蚁对咱们人类也是有攻击性。” “它们会用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 “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 “身体比较好的人仅仅只能感觉疼痛和不舒服。” “不过也有人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 “如果水泡或脓包挤破,不注意清洁卫生时,还会引起细菌二次感染。” “1998年,米国有两人被红火蚁叮咬后死亡。” “2004年,我们国家的宝岛又一名老妇人被红火蚁咬伤手部,被细菌感染,最后导致不幸死亡。” “为了对付红火蚁,人们用到了杀虫剂、火烧和水淹等等方法,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有时候竭尽全力消灭了的,还没有人家蚁后一天生的多!” “好在火红蚁目前在咱们国内还是很少,大家并不需要紧张和担忧!” 在江南科普的时候,系统陆陆续续的配上了火红蚁的照片,全都是高清的,希望观众们可以认清楚,不要去招惹这些蚂蚁。 甚至还配上了那些被火红蚁咬死的人的新闻。 以此证明江南并非信口胡诌,而是用事实说话。 直播间的观众们看着这些真真实实存在的新闻和案例,全都汗毛乍起。 他们根本无法想到小小的蚂蚁可以咬死人类。 甚至连老虎和狮子见到它们,都躲得远远。 按照这种节奏,人们常说的“蚂蚁咬死大象”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心惊胆寒的同时,观众们更加期待前三名的蚂蚁有多么变态。 “第三名:爆炸蚂蚁!” 江南稍微停顿了一两分钟,这才继续开始科普。 之所以停顿,是因为前面的路有些不好走。 由于逐渐接近小河的尽头,也就是那座湖泊,脚下的土壤开始变得松软。 稍不留神,就极有可能一脚陷入到泥潭之中,甚至难以脱困。 “这种蚂蚁原名桑氏弓背蚁,主要生活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 “它们身体大部分是红褐色的,只有腹部为黑色,而且腹部巨大,与身体看上去很不协调。” “现实社会中不仅存在一种奉献精神,还在昆虫中也一样存在。” “其中爆炸蚂蚁就是奉献精神的典型代表。” “研究表明爆炸蚂蚁体内含有腐蚀性和化学刺激性的胶状分泌物,并且还装有毒气。” “每当遇到危险就会立即将腹部肌肉收缩,这样体壁崩裂,从而释放出有毒气体和分泌物,最终使敌人受伤,甚至直接同归于尽。” “要知道,这种液体可是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即便是它体型比爆炸蚂蚁还要几倍的昆虫,都会受不了。” “只要沾上,便会一命呜呼。” “据说,最惨烈的战争发生在其他蚂蚁对爆炸蚂蚁巢穴的侵略之中。” “一队队的侵略者为了抢夺爆炸蚂蚁的食物,霸占爆炸蚂蚁的家园,进行疯狂的屠杀。” “而爆炸蚂蚁一边和侵略者厮杀,一边让自己的腹部爆炸,飞散的毒剂成片的杀死侵略者。” “侵略者根本受不了,很快就会撤退。” “爆炸蚂蚁听起来很神奇,却有一种悲状的意味。” “它们为了保护族群的撤离和安全,宁愿牺牲自己,为族人赢得生命的退路,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蚂蚁。” “网上有很多爆炸蚂蚁牺牲自己的视频,大家可以找找看。” “可能会有人问,爆炸蚂蚁一直爆炸,岂不是数量很少?” “其实不然,正是因为一部分爆炸蚂蚁的自我牺牲,才保证了很多爆炸蚂蚁的存活。” “而且爆炸蚂蚁的触角十分灵活,灵活程度是普通蚂蚁很多倍。” “靠着触角,它们可以探知危险,寻找食物,还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也能吸引配偶。” “这些本领足以让它们很好的生存下去。” “第二名:行军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