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2 / 3)
/br> 当日是为安庆而制炮,便是在下所领人马用炮,张都堂让我先过来看一看。” “守备官往这边来。” 薄钰有些激动,连手中的叆叇都没放下,便领着庞雨到了那门大炮前,自豪的指着那门炮道,“庞守备你看此炮,炮身长六尺,用弹五斤,用药三斤,在城外操炮一次,在三百五十步外留下炮坑两处,若是击中了人,必是四分五裂之下场。” 庞雨一边听着一边蹲下细细查看,此炮身管粗壮,炮耳用铁箍固定在炮架上,炮架却十分低矮,就像庞雨刚才坐的那个四轮车一般,这样使得这门火炮与庞雨印象中的前装火炮有很大不同。 “薄先生此炮甚为精良,但这炮架为何如此之低,若是要在官道行动,这轮子还没车辙印深。” 薄钰自信的道,“此炮主要为守城所用,都在城墙之上移动,在下在苏州城墙上去看了,都阻不住这轮子。 而且此形制,也是按照泰西红夷炮的炮架,辽东用得合适,定是错不了的。 身管尽为青铜所成,便有一大便宜,可用铸造农具的铁模制炮,不分四季,也不需费时晾干泥模。” “原来如此,不知此炮重量多少?” “千斤有余。” 庞雨看完心中有些底,他对这种前装炮的知识都是电影上看来的,唯一能说得上的就是外形,至少炮架必须改进,否则基本谈不上机动力。 “薄先生这炮制得甚好,但所有东西最优先的一点是满足需求。 如今流寇退去,在下觉得制炮的用途应有些变化,首要便是重量和炮架,不但要轻便,还需要坚固,我需要它能在官道上每日行进五十里,至少持续十日以上,能用最多四匹马拉动,两匹马最好,炮架和炮身能方便的拆卸,便于装船卸船,炮身上要有用于吊装的挂件,而且价格要便宜。” 何仙崖几人都惊讶的看着庞雨,他们没想到庞雨能提出这么具体的要求,听起来庞雨连炮都懂,那棍神果然神通广大。 薄钰呆了片刻,嘴巴动了几次都没有发声打断,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道,“在下做的这炮,只收到最初的一百五十两银子,铁模那里就用掉一百两,这铜价又贵…”“差多少都由在下补上,这门炮我买下了。” 庞雨拍拍冰凉的铜炮,虽然外形不太好看,但好歹是一门可以用的炮,比安庆府发给桐城那些百子炮强多了。 薄钰情绪高了不少,他用拿着叆叇的手搓搓另一个手背道,“那在下找个船家问问,如何运到安庆府去。” 铜炮的买卖落实,两人关系拉近很多,庞雨对这炮还是其次,他更在意这个制炮的人。 听着薄钰说话时,眼神落在薄钰手中的叆叇上,竟然是一个带耳挂的无框眼镜,耳架是铜制,与镜片相连的地方做成花瓣状,不但工艺高超,而且十分精美。 庞雨想起方以智说的远镜打磨,不由开口问道,“薄先生还会制镜片?” “此物所用很多,找在下做的人甚多,隔几日必要交付一些。” “那先生能磨远镜所用的镜片否?” “自然也行。” 薄钰四处看看,突然想起还在院中,连忙请了庞雨往后走,却没有进屋子,绕过房舍之后便是那棵大槐树,槐树旁有一个竹亭,便挨着河岸,周围点缀着一些翠竹,亭子虽小却有意境。 薄钰让小厮去泡茶,转身进屋去拿出一支铜管,在庞雨面前将铜管拉出,竟然是伸缩式的三节望远镜,长度足有一米多。 何仙崖等人候在亭外,看到这种东西也是大开眼界,光是这个伸缩式的管筒,便是此时的高科技了。 这种伸缩远镜不是方以智那个简单的木筒可比,工艺上精良许多,使用也更加方便。 庞雨接过在手中,手感颇为沉重,似乎也是铜制的,他对薄钰问道,“在下在南京见过一位公子制作远镜,是参照汤若望的《远镜说》,不知薄先生是否也如此。” “那《远镜说》中,涉及远镜制作之法的,不过百余字,且其光路图颇多谬误,若是那位公子按法施为,恐怕做不出来。 守备官可以往外试看。” 庞雨举起远镜往左侧河道望去,片刻后惊讶的问道,“先生做的这个千里镜怎地是倒像?” 薄钰摇摇头道,“在下用的是两面凸镜,出来便是倒像,但此法做出之物,能看得更远,放大倍数更佳,泰西人多用远镜观星,倒像也可用。” 庞雨拿着那一米多长的远镜翻看片刻,“我能想法把像倒过来。” 这次轮到薄钰惊讶,“守备官你懂远镜?” “在下还能画出光路图,不过在此地太过仓促,需回到安庆之后花费时日方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