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9. 口碑效应(2 / 3)

加入书签

。  过了一会儿,休息结束,工作人员过来叫他们。岩桥慎一拿起头套,又要往头上戴,美和酱在旁边笑道:“慎一君,辛苦了~”  一戴上头套就失去了感情的长颈鹿男才不理会她。  慎一君?  这么说来,这个人叫“岩桥慎一”就是了。筱山纪信有点稀奇的看过去,难道真的有这样巧合的重名?又或者这个岩桥慎一就是那个岩桥慎一?  美和酱傍若无人,伸出手去替岩桥慎一整理头套,中村正人站在两人身后,两手叉腰,笑眯眯的看着,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这样的画面,看上去显得那样和谐。  筱山纪信心念一动,举起相机,将此情此景定格下来。  ……  几天后,岩桥慎一回川崎的办公室,从办事员送过来的一摞信件当中,发现了一封有点稀奇的。  “岩桥桑,谢谢您能够选择这首歌,并且赋予了它全新的色彩。我衷心期待,您今后也能够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这样一封表达谢意的短信,落款人是南沙织。  信不是由南沙织本人寄过来的,而是由她写好以后交给CBS索尼的工作人员,又通过CBS索尼寄来了GENZO,算是比较标准的“走台面不产生私交”的做法。  上一代的顶级偶像亲自给他写感谢信,岩桥慎一感到意外之余,却也从中真切体会到了森高千里这支单曲现在到底有多么热。  否则的话,这封信就不会之前不写,而是现在才写了。  有名的歌手,每年都有人翻唱他们的名曲,但是少有值得正主关注的。能收到南沙织本人的感谢信,这无疑是一种肯定,不论是从歌曲质量本身、还是歌曲带来的热度。  隔天,岩桥慎一到华纳先锋,参加森高千里下一张单曲的选曲会。这场选曲会森高千里本人也出席,还听从岩桥慎一之前的吩咐,将她填好的歌词带了过去。  下张单曲的路线已经定好,曲风仍旧是欧陆舞曲风,好不容易通过改编的《17岁》获得关注,贸然转型只会栽跟头。  还是那句话,一块块敲掉砖头再替换,好过一口气推倒一面墙。  在选曲会上,森高千里填好的歌词也被放到会议桌上,列入了讨论范围。相比较刚被岩桥慎一接手的时候,森高千里在作词方面的进步非常明显。  确定了放弃实力派,从零开始往上加分的推销方式以后,森高千里的心态也放平,留出了自我审视的余裕。  相比最开始那种想要展示作词才能获得肯定的急切,森高千里现在写的歌词,显得平和了许多。  比起如何“展示自己”,她开始更加注意思考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想要描写的主题,虽然还是稚嫩,但是已经有了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歌词世界观的意识。  这无疑是个好兆头,同样的,能够在得到点拨以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往好的方面进行修正,森高千里身为作词家的天赋也是很明显的。  几份歌词,让华纳先锋那边的人看了,也觉得颇有些可圈可点之处。拿来当新单曲主打当然还不够格,但是,如果是当C/W曲或者专辑曲,倒是也不错。  选曲会结束,出了会议室,森高千里和经纪人等着跟岩桥慎一打招呼。川岛似乎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那一套,“岩桥桑,森高接下来就拜托您了。”  当经纪人就是这么一份需要不断低下头说好话的工作,岩桥慎一自己也是经纪人出身,对此也习以为常,客气地和川岛寒暄,随后才把目光落到一脸期待的森高千里身上。  她那副表情,就差把“有话想和您说”给写到脸上了。  “岩桥桑。”  森高千里总算得到了开口的机会,“我收到了南沙织桑本人的亲笔信。”  “是吗?”  “南沙织桑说,很喜欢我演唱的版本,还为我加油,真是温柔的大明星。”森高千里得到来自正主的鼓励,受宠若惊,心满意足。  分别写信给制作人和歌手,南沙织也确实有心。而事到如今,不论是谁的肯定,都像是锦上添花,因为火爆的销售情况,早已经证明了一切。  新的一周,唱片销售状况统计出来,同一时刻,不论是华纳先锋,又或者是森高千里的事务所,都在汇报同一件事。  “……接下来是森高千里单曲《17岁》的销售状况。”森高千里的直属经纪人说道。  山内建一今天仍旧坐在这里,等着听森高千里这张单曲的销售情况。自从被派了那个去联络川畑吉一郎的任务以后,他就对这张单曲的销售情况格外上心。  而随着单曲的成绩越来越好,山内建一的这种关注,也从“自己的努力有没有白费”转变成为了“想看看这张单曲到底能到什么程度”。  “CD、LP、卡带合计共销出了两万七千张,再一次刷新出道以来的最好成绩,拿下了排行榜单的第八位,也是她出道以来首次进入TOP10。”  首次打进TOP10,这着实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而带有胜利意味的汇报仍在继续,“……有线放送那边,森高桑的单曲点播次数,拿下了点播榜的第五位,是近来跃升速度最快的歌手。”  再没有什么,是比坐在一旁,听着好消息更加令人心情舒畅的了,山内建一心想。  从一个扑街偶像再到打入TOP10,前后经历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这个时间并不算长。  而转型后三张单曲循序渐进,先通过前面两张进行转型,再借名曲翻唱当招牌打出名气,每一步都在计划当中,并且准确无误的完成了期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