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关于学生补助(1 / 3)

加入书签

除了恩科收了一批新鲜血液,预科收的人更多。

公布成绩后,按例给学生们放探亲假,家在外地的 ,该回去看看就回去,等到过完年正式开学,他们也要跟着国子监的休假时间表走,就很难回家了。

预科里甚至有几个不识字的人,这就很需要分级上课。分班杂,学的内容必定参差不齐,而且有男有女,有青壮有稚童,把他们放在国子监就有些不合适。

新校舍要选址要建造,就得暂时先给他们安排去别处。

姬昭明暂时按照教学进度把人分开,学习的地点也分开了,在京郊租了几个便宜的小院,稍加收拾,就可以给学生们先凑合一下。

预科招上来的人,家世最好的,也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贵族家的聪明儿郎早就在好好读书了,没必要赌这个,人家家里的女孩更不会拿终身来赌。姬家也没有让女孩儿来赌,姬昭明跟姬二爷表示了理解,但外界还是看了她一回笑话。

聪明有天赋的男孩子 ,在这个时代总会有很多出路。不管在什么身份和阶层,哪怕是个普通的家仆,只要够伶俐,也可能被主子挑选去办事。

所以,来考预科的考生中,男女人数竟然大致相同。最终通过选拔的“高智商苗子”,女孩儿占了2/3。

这还是因为很多女孩不想、不敢抓这次机会的结果。外地的女子,若是没有自信,也很难有千里迢迢来赌一次的机会。

本地的平民家,倒是都很乐意给自家小女儿报个名。反正不要求识字,万一撞了大运,学有所成就能给家里改换门楣,学不成也能镀个金,以后好议亲。

再退一步,预科通过后,女子学习期间是有姬昭明自掏腰包补贴的,基本水平的吃、住、用全包。这一条在报名前的宣传期间,姬昭明专门让泰安楼的说书人做了宣传。

能拉出来一个算一个,至少先把有机会挖到的天才都挖出来。

这件事儿当然引起了非议。甚至还招来了一些对姬昭明的抨击。有平民有官员,有书生有地痞,男女老幼都有。

上书参她、朝堂上攻击她的都是小意思,好些民众甚至堵上门去骂她。不只是知园,姬大爷府上也没能幸免。

日日都有人堵在门口大放厥词,也有老人女人带着男童来大哭求垂怜的,旁边再围上一些指指点点的“公道人”。法不责众,姬家心里清楚,这其中必有人推波助澜,面对的又多是手无寸铁之人,报官以后就没别的办法了,打不得骂不得,只能闭门谢客。

洛阳县令自认爱民如子,姬昭明这回的区别对待,让他非常气愤。朝堂上当堂逼迫姬昭明的人力,数他喊的凶,宛如一直战斗状态的老母鸡,非要姬昭明公平对待他的孩子,男女都得补贴。

甚至提出男子体力更好,吃得更多,所以应该多加补贴的言论。还说姬昭明是打算让女子都不孝父母,会破坏洛阳的社会稳定,所以应该限制录取的女性人数,好让大部分女性留在家庭中“安居乐业”。

姬昭明气坏了。她以前总以为自己脾气好,最近却总想在朝会上发火。这些道貌岸然的官老爷,自己不做、做不好的事儿,不帮忙还要拖后腿,真是完美展示了“为什么封建社会应该灭亡”。

卫道士们口诛笔伐地激烈,甚至一唱一和得仿佛找到了知己。

姬昭明扭着身看他们的表演,这个动作维持了很久,她身上酸疼,头也疼,甚至胃里难受得想吐。像是自虐一般地看,直到感觉自己快要站不住了,才转回来站直。

因为抽条长个儿而迅速消瘦的身骨站得笔直,没了婴儿肥的小脸高高地仰起,红着眼眶看向高坐的帝王。

圣人面无表情,审视地看着姬昭明。

在部分人严重,此举像是鼓励,那些嗡嗡声更加热烈起来。

也有人沉默地皱着眉头,意味深长地扫一眼姬昭明,或叹气或摇头地收回目光。

武尚书皱着眉看了姬二爷好几眼,忍了又忍,咬咬牙出列发声:“臣以为,姬司空用自己的钱补贴,还是在私产的地方光明正大宣传,不违法令。自己的钱想要给谁就给谁。就像是在路上碰上一群乞丐,难道必须都得施舍,不能只挑自己合缘的施与吗?”

有武尚书带头,职方清吏司的伍郎中也来声援:“要说补贴学生,钱粮本该户部出。姬司空愿意资助部分学生,是姬司空个人的善心,他人若是觉得剩下的学生也需要资助,尽管自掏腰包施与就好。有善心的大人这么多,各自捐一些,男学生的条件定然比女学生好,这不正合了朱县令的意?”

洛阳县令不乐意了,自己是来指点人花钱的,最好是让人直接把钱给县衙,自己来重新分配。但是自己掏钱的事情,他可从来都没想过。

被人怼到脸上,朱县令有些下不来台。不敢得罪正五品的伍郎中,却在心里更加恨上了姬昭明。现在闭口不言,不敢接话茬,就在心里不停地骂姬昭明扰乱秩序。

别的人这会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