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税赋改革(1 / 3)

加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发现我写不来那种朝堂争斗。设想里比较腥风血雨的,写出来就平平淡淡了……

当成过渡章吧。


  姬昭明和小六他们许久未见,一起研究机器还是配合得很默契。

看过图纸,小六铁牛就心中有数了,再挑着几个机关和姬昭明讨论了一下,就开始安排人制作了。

工部的这个保密小工坊,现在就是姬昭明的粉丝团基地。

他们早不再把姬昭明当做贵人家的小姐看待,而是看做十分有想法的前辈。闻道有先后,姬昭明教会了他们很多,他们就认她的本事。

一声声小司空喊的情真意切,甚至还有人顺口喊了句“小先生”。

那是姬昭明和他们一起做磨坊时,大家喊惯了的称呼。

姬昭明在小工坊过得是如鱼得水,以至于每晚回凤阳阁睡觉时,面对二公主会有些愧疚。

就好像大家一起来参加魔鬼军训,刚操练两天,姬昭明就因为叠被子水平优秀,被教官抽调出去准备参加军务比赛了。二公主还得在烈日下站军姿,姬昭明却在树荫下坐在叠好的被子上——被子的几道折线已经按出来了,叠好之后加些重力压着就行。印子越深,未来越好叠。

姬昭明就是压着让花楼机成型的那个吉祥物。

没等“被子”压好,前朝终于因为税赋改革一事起了涟漪。

清高的官员们自然是赞许这种“重农抑商”的手段,但更多的大臣们都是不愿意的。

更何况,圣人还决定要根据品阶来细化官员们的免税额度,官越大上限越高,限度以内,也设置了三等阶梯。基础部分全部免税,中等部分需要分担部分徭役,这样直到超出上限部分,就要交足赋税。

为了配合上述政策,圣人还暂停了授田,更是打算重新丈量田地,清查隐田。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朝堂算是炸了窝。毕竟,对于一部分官员来说,他自己名下到底有多少田,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

这件事带来的热烈争论,都盖过了要征收商税的动静。

朝堂上日日吵,但圣人想要改革的心非常坚定。所以最终还是推行了下去,只是具体的额度和税率做了微调。一些税率方面的调整,从现在就开始逐步施行,直到明年收秋税时完成全面推广。

为防徇私,基层的活计也不再派发到当地里长之类的人手中,而是抽调异地小吏,打散了混合着派到各地。除了清查有主的田地,也要核对人口和户籍。

姬二爷忙得好几日没回过家,丈量土地是从洛阳开始的,圣人为表决心,先从皇庄下手。短短两日,就已经抓了四个皇庄的管事在审。

圣人对自己的私产管理得一直很严格,严禁下面的人以权谋私,他一直都有留出一部分富裕来“富养”人手,没想到还是不能喂饱贪心的豺狼。

吞并土地的事情,在民间并不少见,皇庄的管事胆大包天,却还不是洛阳最无法无天的那个。

中书省的王侍郎,才是洛阳第一富户。

王乃国姓。王侍郎说起来算是宗亲,他父亲也是有爵位在身的,只是到了他这一代,爵位削减不能承袭了。王侍郎少年时就是个有名的神童,十二岁就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十八岁中状元,三十岁在中书省做到中书侍郎的位置。

如今王侍郎才三十三岁,仍然是当朝最年轻的阁老。

可以说,王侍郎就是宗亲里的那个“别人家孩子”,是教育孩子时必会提起的那个标杆。

王侍郎的个人能力很强,不只为官做宰,置业上也很有一手。不显山不见水的,他竟然是洛阳周边拥有田产第二多的人,仅次于圣人。

清查核算后,满朝哗然。谁都没想到他不声不响地挣下这么大家业,而且还不只是田产,洛阳的铺面,王侍郎也有许多。至于外地到底有多少产业,还得慢慢调查过才知道。

顶着新鲜出炉的“洛阳第二富”头衔,王侍郎十分积极地配合着重新丈量了土地,不喜不悲,十分淡然。

“臣总是不忍良田荒废,听闻百姓有难处,便以家财帮扶、暂收田地做抵押。家里的下人都知臣的习惯,也有样学样,这么多年下来,没想到竟然攒了这么多。质押之田,不好还与官府,臣愿按新规交税,以全承诺。”

简单来说,就是:您新定的纳税规矩我都可以遵从,但是田产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还得在我手里。

伸手不打笑脸人,王侍郎做为“大户”代表主动配合,圣人当然也不会难为他。所以表面上,洛阳额清查田产活动是很和平和谐得完成了。

但一线实际清查测算时,各方的小手段就没停歇过。头两天就斩了一个收受贿赂的小吏,到最后核算时,还有一个户部的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