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借壳练兵(3 / 4)
只有到了最后几年,才有军阀出现,皇帝下令调遣不动了。 这可比汉唐强得太多太多了。 也比后来的清朝强出太多了。 在以文驾驭武这方面,大明是很成功的。 巡抚总督靠着督抚标营,来统御武将,虽然弊端不少,但至少防止了武将割据坐大。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明亡之时,内部没有出现大藩镇,内部力量不能孵化出强藩,结果被满清各个击破夺了天下。 不然的话,成为汉唐之势,那也是内部消化。 闻人升首先拨粮拨银买铁,接着支援当地的造枪炮所,重新制造一批符合当时要求和水平的火枪和火炮。 火枪自然还是火绳枪。 打60步有杀伤力。 但可以做抬枪,重型火绳枪。 本来这东西是对付满清白甲的好用之物。 20步了打中了就是一个死,三甲也没用。 但是给的料不足,导致粗制烂造,无人愿意使用,或者早早打放,导致根本无效。 以至于战阵之上,总数才三千的白甲兵,所向披靡。 要真是火枪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5个火枪手打死1个白甲,也早把满清给磨灭了。 所以大明的完蛋,是全体系的完蛋。 不是某个皇帝某个将领就能解救的。 必须要成体系的蜕变,比如说某个藩镇重生,好比汉代曹操崛起,重新清理田亩屯田练兵,集聚寒门子弟,进而打败北方草原部落。 闻人升现在产业总规模是百万两,每年产出纯利润是12万两。 这很保守了。 其实这年头生意的利润和本钱,至少是三成以上,这才能维持。 因为要给幕后之人诸多分成,最后的纯利润也不高。 比如有10万两本钱,每年要赚3万两,才能够分的。 不然的话,不用开了。 你赚得都不够分的,三四成甚至数倍利,最后落进自己口袋的才有一些。 而且你多赚了,派驻到你店铺的账房也会提高孝敬。 而闻人升借助巡抚的威势,又统合了相当大水域的船运,利润相当高,仍然要上下打点,最后落入口袋的就是12万两。 可以自由支配,不能再扩张。 这很难受。 但没有办法,除非他用后世的理念技术,不然的话在这个封建体系下,这就是极限。 再高,就会有亲王、大太监下场来对付他,即便是巡抚也要割很大肉出去。 造一支火枪实用多少银两,多少精铁,闻人升都是补足。 如此一来,造出一批火枪。 又如法炮制,造出一批火炮,是彷照西洋大炮之法来制造。 这需要时间,暂时可以去购买舰炮。 毕竟建福之地,靠近两广之地,有的是西洋商人过来。 随后他们打造出来的火枪基本上就可以达到现在技术中的顶点。 最起码用量充足,火枪沉重,不用担心炸膛。 相当精良,发火率也高。 火枪手前面配备了足够多的长枪兵加盾牌兵。 用的是巨盾,能够抵抗斧头等投掷武器。 要知道白甲兵除去能用轻重箭外,还擅长用斧头投掷。 真要是只用长枪,肯定被对方打得崩溃不可。 不能指望这年头士兵的士气有多高。 火枪的好处就是在于它可以让一个只练了半年的人去干掉一个20年的精英战士。 明明大明的火器加车营,明明天克白甲,偏偏破烂不堪的财政,加上对工匠的蔑视,导致火枪太烂,加上没有训练,军饷也没有,士气太差,打放太早,完全没有发挥出戚继光时候的水平。 而后来铸造的红衣大炮,因为是专门督工,用料足,所以安放有十门红衣大炮的堡垒,满清就只能长期围困了。 直接进攻,损失的精兵太多了,他们损失不起。 强攻肯定是攻下来,但一场攻城下来,10门大炮,在守城中共发射30轮,每轮干掉50人,相当于每发炮弹干掉5个人,就是1500人的损失。 这哪受得了? 被此时的炮打中那是必死无疑的。 而且对方可以专门打对方的精兵。 除非他们把精兵藏在射程之外,可是光靠披甲旗丁,怎么能是家丁的对手? 攻城没法列出大阵而战,家丁的个人武力就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