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1 / 2)

加入书签

提及往事,以及那个惹出来如此事端的始作俑者,这位病重的老郡公,依旧是满脸的愤怒。喘息了好大一阵子,才勉强稳定下来道:“这个逆子,为了贪图一点利益,几乎在拿着全家人的性命和未来去做赌注。要知道他向北辽偷售石脂,一旦被朝廷发现就是一个死。“

“甚至还要连累全家人为他殉葬,被圈禁在高墙之内。开国之初,太祖皇帝亲手定制的家法。宗室有通敌、谋逆者,首恶赐死,其余家眷坐连圈禁,遇赦不赦。而更让老夫害怕是的,他不仅北辽出售石脂,还偷着向北辽出售铁器。早期只是出售大批的生铁给北辽。”

“到后几年胆子越来越大,那几年甚至开始直接出售军械。尤其是精钢箭头,每年私下向北辽出售达到几十万只。因为肤施郡公府,自己便有石炭矿和铁矿,所以炼铁一向都是以石炭作为燃料。所出的精钢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质量极好,远远超过兵部军械监所炼之钢。”

“咱们铁厂打造的精钢箭头,可以在五十丈内穿透三层的皮甲。打造的马刀,可以一刀劈掉马头,而绝对不会卷刃。便是兵部与枢密院,每年都要向肤施郡公府大批的采购。这些东西,也是朝廷再三严令出售给任何部族的。向北辽出售别说军械,就是精钢都不被允许。”

“而这肤施郡公府,每年不算其他的,单单朝廷订购石脂与军器,便有近百万进项。在加上那两万多亩地的地租,根本用不到违背朝廷任何律例,便足可以丰衣足食。这个逆子,却偏偏为了那点钱财,贪图那点蝇头小利,利用自己单独在延川,管理两座矿以及铁场的机会。

“背着老夫,不顾全族人的安危,偷着向北辽出售这些东西。至于获得的那些钱财,则被他动辄便包娼豪赌给挥霍一空。在得知此事后,老夫当时杀了此逆子的心思都有。可老夫就算真的杀了他,但为了全家人的安危,也只能全力的为此逆子,拼命掩盖这件事情。”

“此事若是一旦传出去,不单单是这个逆子,就连整个肤施郡公府,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他虽说死不足惜,可这郡公府还有老少一大家子,近百口子人呢。老夫虽说也知道,此事违背了朝廷的律法,但老夫也实在没有办法。总不能看着全家人,被那个孽障给牵连进去吧。”

“为了堵住那位卓知府的嘴,一辈子没有低过头的老夫,对此人一再忍让。而那位卓知府,却利用这件事一而再的要挟老夫低头。不仅先后夺去了原本属于府中的石脂矿和铁矿,还勒索了府中的大笔钱财。这几年,他每年都要派他的师爷,向老夫至少索要十万贯。”

“去年陇右、陕西大旱,此人直接找到老夫,打着救灾的旗号,开口便是索要两万石粮食。老夫虽说这些年受他屡屡逼迫,而怀恨在心。可老夫也知道,在那个时候这延安府的几十万灾民更重要。只要他能真的将那些粮食赈济灾民,别说两万石,就是再多一些也无妨。”

“老夫是宗室,自己出面赈灾不方便,那是犯忌讳的事情。已经有了把柄在他的手中,老夫又岂敢在做一丝越格的事情?老夫倒是无所谓,可老夫总不能拿着一家老小的命去赌。如果能借他的手,赈济灾民倒也算了结了老夫一番心事。虽说是被他勒索,老夫也认了。

“可谁知道,那两万石粮食,老夫是借了出去,却不知道被他弄到了那里去。反正灾民是没有见到一粒粮食,反被他劝说的大批出去逃荒,去了山西路讨生活。老夫虽说受他要挟,平日里面不得出府。可老夫的耳朵并未聋,府中的那些能出去的下人,眼睛也同样没有瞎。”

“整整两万石粮食,在去年那种大荒年月,可以救活多少人的命?老夫拿的痛快,可却就这么被他弄的不知去向,不知道是被他转手倒卖了,还是转用到了其他地方。反正老夫知道的是,他从老夫这里敲诈去的整整两万石粮食,一粒也没有落到那些最急需的灾民手中。”

“而去年年底,朝廷下拨救灾粮食,这个家伙只肯拿出一万石粮食赈济。老夫实在气不过,才带人抢走一万石,派人直接赈济给灾民。英王不知道,这延安府三州十六县均是重灾区。逃荒,那些在黄河沿岸的州县还好一些,过了河便是山西。就算他不发,也饿不死多少人。”

“可西面的那些州县,老百姓手中连走到黄河岸边的粮食都没有,又如何走到山西去求一条生路?他手中不是没有粮食,可却扣着粮食不下发,那不是要活活的将老百姓饿死吗?老夫身边的人,从西面保安、安塞、安定三县回来,与老夫描绘的景象,实在是太惨了。”

“那三个县本就贫瘠,是这延安府三州十六县最为贫瘠的地方。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月,一亩地都打不到一百斤粮食。大部分的地,一年也只能打下四五十斤的粮食。平常年月,都吃不饱肚子,更何况去年的大旱?三县能动的人,都跑去条件好一点的甘泉、鄜州逃难去了。

“那些走不动的,一家一家的被饿死。甚至在保安,很多村庄都被饿的绝户了。府中的一个仆人去保安办事,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