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七章 续作(1 / 3)

加入书签

李谕与刘春霖来到了京师大学堂的图书馆,经过一年多,里面的西学书籍又多了不少,主要是丁韪良从美国以及日本买来。

不过想读懂它们,首先十分麻烦的就是语言问题,绝大部分西学书籍都是英文原版。

用情商高的说法就是原汁原味;而实际则让早期西学的门槛很高,至少得过语言这一关。

尤其专业书籍,那些术语多得令人发指,读研的人在阅读文献时肯定深有体会。

二十世纪初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国内基本没有专业书籍的翻译能力,最多就是部分入门书籍。

刘春霖看得眼花缭乱:“我听闻院长说过,西方有几位先贤,叫做欧几里得与毕德哥拉斯,是与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一个时代的,他们可有经典流传?”

“当然有,”李谕从书架上拿下那本著名的《几何原本》,“这本书是数学经典之作。不过我并不建议学数学的人看这个,还不如看我写的那几本入门书。”

刘春霖大为吃惊:“素闻帝师技精海内外,难道真的已经达到科学之道的圣人程度?”

“不是这个意思,”李谕摆摆手,“科学之道与国学大不相同,想要学科学,不需要读这些大贤的著作。并不是说它们不好,而是新的书籍已经取其精华。再看大部头太浪费时间,因为科学毕竟是一直在发展的。尤其物理学,总盯着过去的著作,会贻笑大方。”

刘春霖问道:“那岂不是说这些西方先贤并没有如此高的成就?”

李谕说:“不能这样理解。我刚才说了,科学是一直发展的,就像建房子,没有地基,就没有上层建筑。”

物理学最典型,李谕还记得以前有高中母校的学生向他问问题,有没有什么经典的著作论文可以看看,因为他超级热爱物理以及那些历史上的物理大牛。

李谕告诉他,真要喜欢物理先贤、喜欢物理,不如看看他们的传记。

至于伽利略、牛顿、甚至麦克斯韦、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等人的论文原著,都没有看的必要。

因为他们作为当时人类智慧的精英,其理论的精华都写进了后来的教科书里。

以上这些物理牛人的原作,自然称得上煌煌巨著,但真心远远不如教科书平易近人。

还没上大学,又想看物理大牛原作,不如看看费曼的讲义或者朗道十卷。

而且上了大学后,估计连教科书都不想看的说……

刘春霖看得脑袋瓜子嗡嗡作响:“可惜我已经花了十多年研习儒学,根本看不懂这些奇怪的文字。”

李谕说:“阁下要不还是先考完今年的科举再说。”

刘春霖说:“帝师说得在理,不管有用没用,考完今年科考,也算给我十多年的儒学生涯有个交代。”

“是啊,就怕以后没了机会。”李谕说。

刘春霖也听到了科举废除的风声,“真有那一天,我一定会潜心学习院长所说真正经世致用的学问。”

刘春霖闲来无事,听说李谕家中还有实验室,也想去看看。

如今李谕的试验设备绝对算得上国内最先进。

不过当刘春霖看到后,却发现并不是印象中的烧杯、试管,反而是一些奇形怪状的仪器。

“我听说洋人可以把几种东西通过一些神奇的操作变成另一种东西,如同江湖术士一样。”刘春霖说。

“你指的是化学吧,西方叫做炼金术士,虽然化学和他们有不少关系,不过现在的化学是纯科学。”

李谕带他看了看虞和钦的化学实验室。

刘春霖指着里面:“就是这些!”

从他的表现更能看出来国人对西学的科学诸科,最先感兴趣的就是机械学和化学。

李谕随手给他做了个初中化学变色的小实验。

看得刘春霖一愣一愣的,“太有意思了!”

说话时,上一届的进士朱国桢来找李谕看一份报告,“先生,从天津来了一份海关的清单,似乎是您买来的仪器。”

李谕拿过看了看,心下很高兴,这些东西飘洋过海终于到了,希望没有损坏。

刘春霖似乎认识朱国桢:“你是去年癸卯恩科的前十名?”

朱国桢笑了笑说:“是的。”

刘春霖向他作了一个揖:“前辈,想不到在这见到您。”

朱国桢说:“看起来我比你还小了几岁。而且现在对我来说,进士不进士的已经不重要,我现在是帝师企业里的一名员工而已。”

刘春霖疑惑道:“您投奔了帝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