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三章福通献土无忌称朕(1 / 2)

加入书签

张无忌望着两名侍从托盘当中的东西,这些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其他的什么珍品,而是一本本的书籍或者是图册。张无忌问道:“不知道刘大帅所献之物为何?”刘福通谦卑的回答道:“教主乃我天下共主,金银珠宝什么的自然是不稀罕的。微臣所献乃是汴梁路诸城的地图,钱粮账册,人丁户籍,以及印信。日后汴梁路诸城,便是教主龙寝之处。”“这汴梁自唐末便是不得了的龙兴之地。而汴梁城中如今尚有前宋遗留的旧宫,虽然老旧了些,但微臣着手已经开始翻修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便可以修缮完毕。”“等宫城修建完毕后,臣斗胆请教主,择吉日祭天称帝,之后号令天下义军驱逐鞑虏,光复我汉家河山。”赵敏闻言,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张无忌此时装模作样的说道:“爱卿能有此意,当真深得朕心。爱卿献礼朕便收下了。还望爱卿日后可忠心辅佐于朕。朕自是不会亏待爱卿。”听到张无忌换了称呼,刘福通十分的高兴。刘福通垂着的头,不禁露出了一抹微笑。他要的就是张无忌尽早称帝,到时候张无忌在手,其他的义军再攻伐他,那么就师出无名了。而且到了那个时候,攻伐他刘福通就是攻伐明尊张无忌,攻伐天下共主。到时候失了人心不说,还会让众诸侯抓住把柄,然后趁机讨伐他。徐寿辉,朱元璋,郭子兴等人均属明教麾下,自可免去后顾之忧,最有野心的张士诚这一下子也能彻底安生了。不然的话,张士诚将会遭到自己和郭子兴,朱元璋的三面夹攻。尽管献出去了几座城池,但把大旗夺了过来,这笔买卖刘福通认为还是比较划算的。张无忌对小昭母女使了个眼色,黛绮丝和小昭便接过了刘福通献上的印信图册。刘福通随即继续说道:“陛下一路原来,风尘困顿,这眼前的郑州城也是属汴梁路辖区内的城池。臣已经在城中备好了酒宴,为陛下接风洗尘。汴梁城内的旧宫修缮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便请陛下屈尊于城中的太守府内暂歇。”张无忌回答道:“不必了,此次朕携众人前来乃是去赴少室山之会。不便久留此处。既然刘爱卿对朕献地,那么日后相见之时多矣,不急于这一时。”听到张无忌拒绝,刘福通不由得皱眉。刘福通此时说道:“启禀陛下,微臣麾下斥候来报,说少室山三十里外有大队元军调动。此次少室山之会怕是一个阴谋。陛下乃万金之躯,怎可轻易涉险。区区少林贼秃怎劳陛下亲临。陛下尽可往城中小居,那少林寺臣亲自率领兵马铲平他们。”听到这话,赵敏差点笑出来。少林寺虽然是个江湖门派,但少林寺的实力确实不差。少林寺的僧人足有三千余人。少林寺的武僧便是少林方丈豢养的僧兵,他们达摩院深造的武僧放在江湖上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少林三僧虽然在张无忌的手里吃了不少的亏,被他当成猴子一般戏耍。但不代表他们就是软柿子。相反能让张三丰亲自迎接的人,无论是武功还是声望地位在江湖上都是实打实的。他们只是在二张之下罢了。尽管义军们势头都不错,但刘福通麾下的人去围剿少林寺简直是在痴人说梦。而赵敏当初派人洗劫少林寺的时候,可是一点都没大意。她是双管齐下,才功成的。一方面是有成昆作为内应。成昆一方面用各种理由,蛊惑达摩院的一些高手们下山办事。二来成昆告知赵敏少室山的山腰菜园中有一条密道,直通少林寺的罗汉堂。至于这条暗道是做什么用的,成昆就不好详说了。值得一提的是后世的令狐冲也是借助这条暗道率领五霸岗群侠逃离了少林寺。玄冥二老率领的一彪人马就是借助这条暗道,偷上了少林寺,然后暂且暗中埋伏。然后让刚相押着众少林俘虏,冒充远征明教的残兵返回少林寺,等着进了少林寺后,他们便趁机发难,打了少林和尚们一个措手不及。本来光凭阿二,阿三,刚相等人是拿不下空闻方丈的,但玄冥二老听到外面交上手后,便率领众人从密道当中突然杀出,两人一记玄冥神掌直接重伤空闻。不过纵使赵敏做了万全的准备,还有十香软筋散,但突袭少林寺一战,还是让她有了不小的损失。只能是快打快走。如今少林寺元气已复,且之前她听成昆说,谢逊由渡字辈的三位高僧看守。刘福通率人强行攻山的话,无异于是自寻死路。张无忌也知道这件事怕是有点难为刘福通了。张无忌说道:“爱卿的好意,朕心领了。这江湖事还是江湖了的好。若是咱们率兵围山,这帮和尚不知道又要如何抹黑我们。眼下爱卿的首要任务便是护好来之不易的光复之地,对抗元兵。至于其他的不必你操心了。”见到张无忌直接拒绝了自己,刘福通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唯唯诺诺的领命。随后又是一套繁文缛节的客套后,刘福通便告辞了。等刘福通走后,赵敏站起身来,从小昭的手中拿过了汴梁路的地图。她坐在张无忌的身边说道:“这个刘福通倒是大方的很。汴梁路是河南江北行省下辖的十二路当中最为富足,人口最多的一个。而且汴梁是宋室旧都,无忌哥哥再那里昭示天命,倒也不错。”张无忌只是简单地瞟了地图一眼。见到张无忌眼神之中的不屑,朱九真问道:“怎么?无忌难道无意于这些土地吗?”张无忌回答道:“大都城里有现成的宫室,我何必去住什么前宋的旧王宫呢?况且那开封地处险地,只要掘开黄河之水,放水淹城,不日可破。昔日秦将王贲便是以此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