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 卜算生死门 竞价窃天机(1 / 2)

加入书签

刚刚空中一道遁光划过,一个乌濛濛的人影落在“林台”正中的空地。  此人身量不高,须发皆白,脸色却异常红润,似是个颐养天年的员外。  不过他的功行却实在有些不堪了,“林台”中千万修士放眼望去,寻不出三个修为更低的。  这老者甫一落地,便频频向四下里微笑致意,竟是毫不露怯。也不知他因何有这份自信,和在场之人谈笑风生。  可是周围之人见到此老却目光火热。老者遁光未散,立足未稳。周围便有数百人围了过去,那“一千”“一千二百”的此起彼伏之声也由此而来。  归无咎身边一位青衫长髯、手执拂尘的中年道人,原本一副超然介立、雅有高致的神仙风貌,兀自盘膝静坐。这时见那老者入场,顾不得排场,连忙一个起身站立起来,就要上前。  归无咎一把拽住他衣袖,笑道:“这位道友有礼了。”伸手一指那老者,问道:“倒要请教那位老先生是何方神圣?引得许多同道趋之若鹜?”  长髯道人看了归无咎一眼道:“贫道灵虚子。敢问尊驾上下?”  归无咎微笑道:“在下容州以北,大芒山散修文晋元。”  灵虚子道:“若贫道所料不错,这当是文道友首赴“探玄会”吧?这位古天山道友,结丹三百载,与会十一次。虽所得甚少,却每每履险如夷。传闻他有卜算“生死门”吉凶的秘术,在同道中可谓大名鼎鼎。”  “今次是古道友第十二次拨冗探玄会。从他第六次与会开始,此老就是林台上最为瞩目之人。各位道友竞买的是何物,文道友想必已经大致心中有数了。”  说完灵虚道人匆匆一礼,不再理会归无咎,转身前去了。  归无咎不由哑然,玉岚秘境有着近半数的死亡率。秘境险阻、修士攻杀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出谷之前,有一道难关阻碍。  玉岚秘境广阔非常,内含五处密地,占定五方方位。其中四个方向的宝地烟翠千湖、璇渊谷、冲津洞、四暮沙海千百年来早被余玄宗探查明白。其中宝物,多半已被取走。  唯有位处中央的“九野山”比众不同。若从中取了秘宝,离开玉岚秘境时便会多出一道关卡,号称“生死门”。  正是这一道难关,使得探险修士阴阳两分,生死殊途。  从生门遁出,自然毫发无损;不慎进了死门者,十停中有八停都是生死道消,剩余两成也是痴痴傻傻,沦为废人。据说这沉重代价,也是余玄宗将秘境开放的原因。  生死二门,从表面上看一般无二,任谁也分不出差别。这样的生死之择连续做对十一次,几率不足千分之一。若说是巧合,那自然是无人信的。  在旁人忙不迭的出价时,那老者古天山连忙伸手阻住。  此老朝着四周抱拳一礼,张口言道:“各位道友。出价之前,有几件事先和各位言明了。”  “之所以是五个名额,而非四人,六人,七人。本是因老朽这道“占命铜钱”法宝一母五子。正好传递五道信息。所以竞价未在前五之列者,休要混赖纠缠。”  “老朽在最后一道“生死关”之中虽有几分手段。但各位知晓,在九野山寻宝之时,老朽从来都是运气极差。所以若有道友打定了跟随老朽,寸步不离的主意。老朽自无不可。不过必然连累各位白跑一趟。”  “第三,老朽卜算生死门之吉凶,需要一定的时日。若得了“子钱”的道友在老朽算出结果前提前离开,那无论吉凶,一概与老朽无关。”  “现在,诸位可以出价了。”  “一千八百。”  “二千一百。”  “二千二百。”  ……  古天山面前是一张半卷的草席。草席从左至右放了五团珍珠。依次是十六粒、十七粒、十八粒、二十一粒、二十二粒。  草席下方一只瓷碗,碗内盛满数百粒米粒大小的珍珠。  “三千!”  声音响起的同时,一道乌光卷过,将那草席又摊开尺许,其上多了三十粒珍珠。  出手的是一个蓝袍金冠、鱼袋环腰的俊美青年。这青年气息不弱,放眼望去,金丹一重境修士之中能胜过此人的,二三十人力也未必能有一个。  古天山呵呵一笑,把袖一拂,卷起那第六堆十六粒珍珠,放回瓷碗内。  每有价格攀上新高,那从第五掉到第六的,自然算是出局了。  “三千一百。”  “三千二百。”  ……  约莫一刻钟之后,草席上剩余的五团珍珠,分别是五十粒、四十七粒、四十六粒、四十五粒、四十三粒。  这个数字和三十年前大致相当。  历来在玉岚秘境之中大有斩获者,所得之宝价值高的达到了十余万精玉,甚至三十万之上。不过这等宝物,千万人中亦仅有一二人能得之。  对于绝大多数修士而言,若能获得一价值万数精玉的宝物,是一个更切实际的目标。  万数精玉,足以抵得上自家炼化五行杂玉千年。这等收获,已经值得一位金丹散修冒着大风险走一趟了。  能够付出预期收获近半的代价,换取自身安全的保障。是一个极为明智的选择。若出价高于五千,就有些得不偿失。  “十万。”  随着这声音,一团光华疾射而出,将那草席上四十三枚珍珠尽数卷没,转而出现一枚拳头大小的滚圆光球,散发出柔媚粹白的光华。  就在包括古天山在内的各人,都认定了竞价尘埃落定时,突如其来的异变搅乱整个“林台”。在场之人无不脑中“嗡”地一响,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十万?  出价的正是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