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章 第十八次直播⑦(3 / 4)

加入书签

的缘故。

老太太顿时放心了,满是皱纹的脸上又多了些笑模样。

那边探春在细细品尝老太太分给她的枣花酥——她心思缜密,先命自己的丫鬟侍书取了一只碟子,用小银匙将碟子里的枣花酥细细切成四五块,然后自己取了一小块尝了尝,然后又用余下几块,从身边的迎春、惜春、岫烟那里换来一些别的口味的,慢慢咀嚼,——都尝过了,开始出神。

待到凤姐叫她,探春才醒过神来: “天幕是不是在指点咱家,说是这糕饼生意虽然看似芝麻绿豆般小,但是集腋成裘,做好了那收益也颇为可观。所以很值得一做?"

凤姐在旁拍手,道: “正是呢!”

凡事都往生意上想,这府里,也就凤姐和探春。

一时间院内众人都自以为领悟了天幕的“用意”:这般精致的糕点,荣府的厨房完全能做得出来。其实不止是荣府,京里各家府邸的白案厨子多半都有这等功底,只是多半自矜身份,不屑为之罢了。所以天幕才以此为例,教给世人——这生意应该这么做。

凤姐恐怕在宝玉把这匣子糕饼送来的时候,就已经将这生意全盘想过了,当下掰着手指算道:"这糕饼生意若要往大里做,大可以开几家不同的店面,但做饼和烘焙都只在一处做,省了地方,也省了每家店面单独请糕点厨子的钱。"

“除了这些日常的糕点,我就想啊,铺子里尽可以做些时令吃食,比如端午时做粽子,中秋时做月饼,除了节庆,还可以做些寿桃寿面之类,专门盛在宝兄弟拿来的这种礼盒里,又好看又好吃,送礼很拿的出手。"

她和探春的那两宗生意都是这个特点,适合走礼,因此销路也顺畅。

宝玉早就将那用来盛糕点的匣子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指着上头烫金印着的文字道:

“这匣子上说, ‘稻香村’这个招牌字号,自乾隆三十八年首创,是‘中华老字号’,可见这生意确是能长长久久地做下去的。"

他也不知道乾隆三十八年究竟是什么年头,但每每听天幕的口气,应当与天幕上萧仙差了有两三百年,姑且便这么算着。两三百年,那便是好几代人的生意了。

“‘稻香村’多好的字号。咱们也可以叫‘稻香村’呢。”李纨觉得, “稻香村”这个字号又响亮,寓意又好,又是自家先想出来的名字,且她如今正住着,为何不用呢?

凤姐兀自在给贾母算生意经:“老太太,您想,如今我们家,三丫头是主理冬季里的营生,我是这头主理春夏两季的,若是再多添一笔,这一年四季都能有些进项的营生,不就齐活儿了?"

贾母想了想,问:“话虽如此,这吃食生意,是最最要谨慎的,毕竟是要入口的东西,但凡出一点纰漏,这营生就毁了。''

听到这里,满院的人都连连点头: “老太太说得很是。”

如此,凤姐便越发觉得将制糕饼的厨子聚在一处烹饪是个好主意,能够保证糕饼的质量与安全。她将这道理向贾母一说,贾母便心动了,道: “是个主意。”

“但要多拉几家人家,一起入个干股,哪怕对方派两个管事来过问也无所谓。”贾母的意思是,多拉几家下水,这生意做得好了,也不会有人太眼红,万一出了祸事,也有高个子能在前头顶着。

“跟咱们家要好的,林家是头一个,”凤姐嘴甜,晓得要将老太太心尖上的外孙女放在最头里。"其余自然还有薛家和我娘家。"她不敢提史家,是因为史家如今不可能掺和任何生意,但凡掺和了都恐怕会新添罪状。

凤姐只敢说些老太太爱听的:"这不以后还有各位姑娘们各自的贵婿吗?"

贾母闻言,顿时转忧为喜,喜孜孜地道:"南安王府确实可以邀一下,南安太妃一直说喜欢我们家的糕点。"

探春:.…

"还有最近向林家提亲的竺家,太后娘家,根基总在那里的,也可以试着邀一下。"

宝玉:..

"但这事总要有人来主理,你们说说,谁能来张罗这事?"贾母算了几家可靠

的故旧,却突然想到这个非常实在的问题。

事情不难,不过就是做生意,具体做糕饼的事情自有厨子去忙,厨子上头还有管事,贾母说的“张罗”,不过就是看看账本,管下账,支银子的时候看着些……诸如此类的庶务,甚至算不得是"管"着生意,与宝钗那等事事亲自过问的管法显然又有不同。

因此府里即使做了这么一门生意,却也不会被说有商家气质,铜臭味。

但是如今凤姐、李纨和探春身上都背起了足够的家务,分身乏术,显然再没有精力多管一门生意了。

众人都四下里乱看的时候,宝玉先露了怯,摇着手说: “我不行,我不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