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3章 宁为鸡首不做凤尾(1 / 2)

加入书签

“要同化一个民族,绝不是简单的事情。”

庆忌看着对面坐着的太子恒以及吴基,语重心长的道:“二十年前,天下还未大一统的时候,在大吴的土地上,生活着吴人、楚人、越人、齐人、秦人等等。”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每个诸侯国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甚至是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等。”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炎黄子孙。二三子皆为华夏人。”

“即便是这样,朕还是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奋战,励精图治,苦心孤诣,这才扫灭列国,使散落纷乱的国家熔铸成了大一统的国朝。”

顿了一下,庆忌不得不感慨万千的道:“这个过程,朕花了很多年,太久太久,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

“在我大吴的土地上,所有人都写着一样的文字,说着一样的语言,用着一样的货币,不分彼此。”

“但是子民们,已经打从心里认同自己是吴人吗?未必,至少不全是这样。”

庆忌自嘲的一笑,道:“还是有些冥顽不灵的叛逆分子,试图颠覆大吴,恢复故国。”

吴基正色道:“皇祖父,这些叛逆的阴谋不会得逞。当今天下,国泰民安,黎庶们丰衣足食,哪里会冒着生命危险造反?”

“不错。”

庆忌点了点头道:“黎庶,我大吴的黎庶都是淳朴之人。但凡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食不果腹,他们都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

“但,基儿,朕想告诉你们的是,朕使天下大一统,四海为一家,对象是同宗同源的华夏人,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是那些藩王国?”

“帝国现在有八十个藩王国,其中生活的民族不可计数,大大小小几千个,要融合他们,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吴人,认可自己是吴人,谈何容易?”

吴基沉吟片刻后,说道:“皇祖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是数十年,也可能是上百年,甚至是几百年之久。”

“难说。”

庆忌轻笑一声道:“大吴治下的八十个藩王国,现在都没有强迫其臣民移风易俗,只是改币制,学吴语,写吴字,从小做起,这已经难能可贵了。”

在对待被征服的民族中,庆忌采取的是怀柔政策。

刚柔并济,恩威并施。

这就是庆忌为何没有在波斯、吕底亚、马其顿等地区推行郡县制,或者行省制的重要原因。

大吴八十个藩王国,这卿相大臣的位置何其之多?

宁为鸡首,不做凤尾。

正是这样的道理。

一个郡的郡守跟一个藩王国的丞相,两相比较之下,郡守自然是相形见绌的。

在大吴征服的无数王国、城邦当中,不乏旧贵族。

大吴需要这些人维系当地的统治,也要适当的利用一下他们,巩固藩王国自身的统治。

有利益关系作为纽带,大吴藩王国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对于每个藩王国,庆忌的要求都是学吴字,习吴语,使用帝国的货币,使用帝国的度量衡,然后让士子们到各个藩王国游学,开坛讲学,招收弟子,传道受业解惑。

在潜移默化中移风易俗!

庆忌的这种怀柔政策,总的来说是润物细无声。

不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时至今日,已经有藩王国内许多的本地贵族大臣及其家眷,为了迎合帝国,而主动学习吴语,写吴字,穿着吴人的衣裳,带着吴人的南冠。

除了肤色、口音不同,他们跟真正的吴国人别无二致了。

上行下效。

若是长此以往,各个藩王国内的异族人被同化,成为吴帝国真正的一份子,也只是时间问题。

历史上存在了十三年,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尚且有那么多的影响力,更何况是吴帝国?

“皇祖父,若果真如此,孙儿就不削藩了。”

吴基不由得低下了头。

作为权力欲望极高之人,实在是很难容忍不臣服自己的藩王国存在。

这就是历史上这么多朝代的皇帝会想着削藩的原因。

“不,基儿,你可以削藩,朕也鼓励你削藩。”

“啊?为何?”

吴基很是不解。

“削藩,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乱来。基儿,你应该想过自己继承大统之后,要如何削藩吧?细细道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