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66 章 生忧虑(2 / 4)

加入书签

套玻璃茶具你看到了吗?朕觉得好看,很雅致。听说十一孝敬你了一套金红色的?他也送来给朕了,朕看了一眼就觉得俗不可耐,还是透明无饰地看着大方。”

在玻璃里加一点金屑能烧出金红色的玻璃。自从开始做玻璃杯后,造办处已经做出了很多能量产的彩色玻璃,因为十一本人喜欢明艳色彩,导致造办处出品的精致器皿很多都是颜色很有冲击力,雍正属于清雅那一挂的,和十一审美不同,雍正没少批评十一。

海棠去述职的时候,家里收到了大量赏赐,很多都是好东西,雍正说的那套杯子就在其中。

海棠擦了擦嘴角点头说:“看了,现在用上了,冬天用这种杯子捧一杯暖茶很惬意。”

雍正笑着点头:“正是,朕也爱在冬天捧着一杯茶暖手。”

营建皇陵这事儿就这么说过了,营建皇陵不仅仅是要营建地下的建筑,也要同时营建地面上的建筑。因此工部接到旨意开始根据以前的测量绘制图纸,而且工部衙门内外都把这事儿当成了大事来办,这就是明年的工作重点。

然而在民间又对康熙末年的事儿议论了起来。还是以前的风言风语,内容还是雍正要不是对不起老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葬在皇父身边?这分明是他无颜见九泉下的皇父才如此逃避。

除了这个谣言,市面上还有一种说法,说他狂妄自大,看不上父祖,妄自尊大。

这些词儿都是背着人说的,但是雍正的耳目遍布京城内外和西郊各处,他自然生气,就想找到源头,也就放任了这流言。然而查下去,流言的源头就是几年前对他那一波造谣的延续,这才过去了几年,当年的谣言又很劲爆,想忘都难。

当年参与进来的人,他的表弟阿尔松阿被执行了死刑,八阿哥也病死了,这会再骂他们也没用。雍正在书房对着另外一个参与者老三阿哥骂了一通,萌生出一个想要澄清当年之事的念头。

当他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后,海棠只觉得头皮都麻了。小心地问:“您打算怎么澄清?”

雍正说:“朕要把当年的事儿公之于众,把当年皇父去世前后写出来传之天下。”

他身后的弘历那模样分明就是听完想去死一死,可见也不赞成雍正的辟谣办法。海棠看看老六阿哥和十三阿哥:“这是你们给他出的主意还是他自己想的主意?”

老六阿哥无力地说:“自然是他自己的,这事儿我就说不行!哪有把自己家的事儿摊开给人看的。”

十三阿哥也在苦笑。

雍正则是响当当地说:“朕没什么不可对人言的!”

海棠:“可是……”

雍正:“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海棠痛苦地捂住脸,使劲揉了揉脸,就说:“这法子不行,您不能因为外面有流言蜚语就把自家的事儿讲给人家听。就好比有人诬陷您去赴宴的时候偷了主人家的值钱物件,您不能当场把自己脱光了证明清白啊!清白是有了,但是面子就没了!咱们家必要这面子,这面子不是您一个人的,是汗阿玛的,是将来子孙的,天家的威严不是小民的邻里纠纷啊,这脸不是说扔就扔的!”

老六阿哥说:“就是这个道理!”

弘历跨出一步来,赶在雍正前面说:“姑妈,皇阿玛是烦恼有人说这些谣言,再这么放任下去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只要让百姓忘了这事儿就好。”

海棠心想脑袋在人家肩膀上长着,我怎么才能让人家忘了?

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危机公关吗?

海棠别的不知道,但是知道掩盖一件事就要弄出一件更劲爆更值得人议论的新事儿出来。上一件事儿因为新事儿没人说就在大家的脑海里隐形了,除非下次再有事情闹出来刺激大家去想起来。估计下次被大家想起来就是雍正驾崩的时候了。

她低头想了想:“方法我倒是知道,就是具体该怎么办还没想好。”

大家都看着海棠,弘历说:“您只需要说个主意就行,万事有下面去跑腿呢。”

海棠就说:“这办法也简单,只要制造出一个更热闹的事儿来让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有新

的谈资就行。这谈资必须通俗,不能高高在上,不能让百姓不懂。这谈资还要让他们联想到他们身边,比如张三和李四能说起以前见过遇到的……”海棠看看雍正:“就比如四哥遇到的这类谣言就属于分家不均争家产的,这事儿普通百姓家也会发生,大家这么高兴的议论就是因为他们看过遇过品头论足过,因此只要新事儿够大家谈论就行了。”

几个人都在点头,觉得这主意不错。

雍正问:“你这主意好使吗?”

六阿哥心说这主意挺好的,就是不好再烂也比你的主意强啊。就嘴上说:“先试试,只管试试呗。”

十三阿哥也说:“是啊,先试试。行不行的,试完了再说。”

弘历自告奋勇:“皇阿玛,这事儿您交给儿子,儿子给您办妥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