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韩非之道(求票票)(3 / 4)
” “刚成君想要知道本侯所想,那么,本侯也可以明确道出,对于本侯而言,两者都可。” “本侯位列郡侯,五代不斩,五代之后,降为彻侯!” “这已然是极大的荣耀。” “对本侯来讲,是否封国诸侯,并无差别,就算封国诸侯,将来本侯也会建言陛下,在诸国对诸地统辖稳定之后,会与之推恩。” “将一个个封国诸侯分而化之,权柄收拢。” “至于郡县一体,只是面对的难题稍大一些,不过,再大的难题,又能够大过大秦东出攻灭诸国?” “是故,是否决断封国诸侯、郡县一体,在陛下手中,并不在本侯这里。” 周清给予明确的答复。 刚成君来意,自己一开始就知道,想要让自己在皇兄面前建言,倾向于封国诸侯,其实那也是自己一开始所想。 先行设立封国诸侯,以封国强大之力,镇压那些偏远之地的复辟。 数十年后,复辟之力微弱,在着手将那些封国诸侯一一整治,推恩令下,封国自弱,在辅以郡县一体。 燕地、齐鲁、南楚……那些先前难以整治的地方,也就会全部纳入咸阳管辖,这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也是最和缓之策。 岁月长河中,果然大秦有此策,也不至于瞬息崩溃。 只能说皇兄的步子迈的有点大! 当然,以皇兄的手段,足以镇压一切宵小。 可……苍龙七宿? 星辰古约? …… 有些棘手。 “郡侯可否……?” 很显眼,似乎刚成君对于这个回答不算满意。 郡侯之意,有些抽身事外,不欲要理会封国诸侯、郡县一体的事情。 尽管郡侯的理由足够。 郡侯之位,五代不斩,五代之后,降为彻侯,按照正常的大秦爵位不断降下,如此……一两百年后,郡侯后代估计仍为显耀。 是否封国诸侯,的确影响不大。 然而,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刚成君是为一些人做说客?” 周清摆摆手,拿过案上的茶盏,再次轻呷着。 王绾之言,没有私心。 有些人就不一定了。 那些人之所以想要大秦封国诸侯,一者,不希望归于大秦法治之下,希望封国之内安稳。 二者,有些人希冀以王道仁德之学治世,在关中咸阳,明显行不通,所求唯有它处。 三者,远离大秦咸阳中枢的统辖,许多复辟之力、复辟之人……都可以活跃许多,起码可以正常行事。 …… 这一点,周清相信蔡泽不会不清楚。 “非如此。” “封国诸侯……老夫以为更合大秦现状,三代以来,诸侯并起,封国诸侯并非一无是处。” “陛下颇喜法家之学,更喜《韩非子》之书,韩非之言,老夫阅览很多,虽不说能够把握陛下之心,也能够触摸一二。” “郡县一体,大小要事决断于咸阳,长此以往,郡县自弱,郡县弱,则国弱,国弱,则缘由法弱。” “法弱,无疑混乱之始!” “封国诸侯,或许分化陛下权柄,然……赐封王族血脉抚镇四方,管辖四方,拱卫帝幾咸阳。” “纵为诸侯,也为赢秦宗族,诸夏仍为在手!” “郡侯以为何?” 在咸阳待了数十年,文信候之后,虽说自己不为咸阳中枢,可……许多事情自己都知晓。 甚至于,更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这位陛下! 郡县一体! 优点与劣势,自己也能够琢磨出来。 封国诸侯! 优点与劣势,也很明显,数千年来,已经证明了。 更有一点,没有任何一种制式是完美的,郡县一体的缺陷也很明显,大小之事决断于咸阳。 长此以往,郡县自弱,这是必然! 举国郡县,郡县弱,国自然弱小,外显便是疲弊之事甚多。 至于秦国法家之道! 法家之道自然极好,可当年商君也曾说过,法家的真正强大在于君主,果然君主守法、明法,则法家极强,国家极强。 秦国百多年来,因此而一统诸夏,便是明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