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封建邦国(第二更)(1 / 2)

加入书签

“张苍?”

秦王政闻此,只是浅浅一笑,没有回应李斯。

儒家的事情,自己心中也有数,只是未能够定下真正之谋,是故,想要一问眼前诸人,发散些许思绪。

丹凤之眸闪烁亮光,落在李斯旁侧的张苍身上。

其人现为秦廷的御史,掌言论,参与议政。

“伏念师兄道理浑厚,名望甚足,儒家之内,同代之人,鲜少有人可比。”

“其人虽在咸阳,对儒家八脉弟子所为应知晓,也如丞相所言,并不能够真正管辖八脉弟子,然……伏念师兄修圣王之道,也不会参合那般之事。”

“威德之道,浩然行之。”

张苍近前,略有思忖,徐徐言落。

“陆贾?”

秦王政如旧没有给予评价,心间深处,已然有所感。

随即,又看向一人。

“儒家八脉弟子,伏念掌门所居为孟轲子一脉,数年来,诸国儒家之人,多为七脉弟子,伏念掌门尽管在咸阳。”

“可……儒家之内也有主事者,未必不是借助诸国之乱,削弱其余七脉之力,待此行归于桑海,一匡处理,整合儒家。”

入秦廷为官,数年来,也大举明悟秦法之道,也明悟大王对诸子百家的看法,游侠之人,不用说,只有一条路。

而儒家,尽管危险……还有选择的余地。

看得出,大王对于伏念掌门很欣赏,那就是儒家的机会,目下诸夏大势,不出意外,当会在接下来数年,决出最后局势。

三晋即将不存,燕国不存,只剩下楚国与齐国,齐国数十年来不修兵戈,难以抗衡秦国,唯有楚国。

然……无论秦国到时候是否对楚国动手,整个淮水以北诺大诸夏之地,已然全部纳入秦国掌控,以秦法贯彻其内。

秦国的国力只会更强,楚国……他们并不看好。

舆图之上,齐鲁之地早晚为秦国势力所占,不得不谋。

“儒家小圣贤庄有三位掌事当家,其余两位未出?”

听到这里,秦王政面上浅浅笑意而出,诸人之语,颇有道家阴阳相济之妙,儒家有三位掌事当家。

现在,只有一位。

“七脉相争,难以抉择。”

李斯一语。

“寡人三年来,也不时与伏念论道,于圣王之道有所了解,此行伏念归于桑海,其余两个当家之位,当定下。”

“接下来,无需理会齐鲁儒家之事,目下之要,乃是尽快攻灭燕国,魏国之事,王贲也已经动兵了。”

区区一个儒家,自然不值得自己这般伤心,然……涉及齐鲁之地,不得不如此,一个小小的百家,能够影响这般大。

儒家……纵然将来为自己所用,也不能够如此。

踱步上首,简单言语,

机会……已经给过儒家了,就看儒家怎么应对了。

“喏。”

李斯又是一礼,对于燕国与魏国之事,近月来,国府上下,一直在忙碌,调遣民力、辎重、车马……未敢有所迟疑。

“武真侯从江陵之地传来文书,国府上下可有应对?”

灭燕之事,中枢上下,已经定论,只要上将军王翦那边不出现问题,一切都不会有太大侵扰,燕国覆灭,时日长短罢了。

灭魏之事,王贲也有定论,不日将会送来最后的攻略文书,期时,中枢也将探讨魏国平定之策。

一举出兵两国,都是要行灭国之举,秦国数百年以来,罕见,然……秦王政很有信心,奈何王弟不在咸阳,否则,当可助力一二,落下些许功勋。

念及此,又是一眼落在李斯身上。

“已然准备完毕。”

“武真侯从江陵传来的文书整治之策,堪为四郡一体一同拓展之策,咸阳国府这边不需要提供太多东西。”

“大田令郑国正在挑选得力之人,国府其余行署,也都在挑选后备之员,以为调遣四郡所用。”

李斯连忙回应。

武真侯亲自传回来的文书,国府上下岂敢有所怠慢。

甚至于武真侯的文书刚传入咸阳宫不过一个时辰,大王便是有批语落下,口令国府上下尽快将事情办妥。

“果如武真侯文书之言,国府上下可有所论,五年之内,四郡可拓展如何?”

秦王政颔首以对,由着中央学宫的存在,直接为国府培养大量储备人才,各大行署都有,是故王弟所托,并非难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