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 章(2 / 3)

加入书签

德载物”,苍劲有力,奇峰险峻。

“贤侄觉得老夫这字如何?”

李镒的字的确是好字,这是公认的,是他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一直引以为傲。

他称赞道:“大人的字是士子们争相临摹的范本,自是最好。但看这幅字,于藏锋处露锋芒,于露锋处显含蓄,意态飞扬,不润不燥,当今世上怕是没有几人能比的。”

李镒闻言满意地捋着胡子大笑几声,夸赞的话虽然常听,但每听一次心里头都不一样。

“贤侄来来这边坐。”李镒伸手引着他到一旁茶几边坐下,笑着问起他家中父母,提到自己当年与杨泉同年及第和后来同在翰林为官的几年事,感慨一番。接着问起他最近读书如何。

杨徹提起模拟卷,将昨日答完的卷子递给李镒,“大人才高学深,家父常在徹面前夸赞大人文章,听说这次春闱模拟卷是大人所出,徹就贸然登门来请教,大人莫怪。”

“哪里。”李镒已经打开考卷,一边看一边与他叙话,“老夫就喜欢你这样的年轻后生,有才学又上进。”

李镒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称赞:“好啊,写得好。”指着模拟卷一处一处夸赞。

一份卷子看下来,除了夸赞还是夸赞,没有丁点的指点和建议。

这在杨徹的预料之中。

若说李镒当年科举时满腹才华,现在不过半瓶咣当。

他继续态度谦恭地请教明年春闱之事,“听闻如今朝中已经在议明年春闱考官之事。”

“是啊。”李镒挑着眉头端起茶盏饮一口,“不过只是提一提,还没有正式议上,依着以往的惯例,要到年后才会正式议。”

杨徹笑道:“大人是翰林出身,又曾担任过乡试主考,这次出得模拟卷士子们一致称赞,想必担任考官也是迟早之事,徹提前先恭贺大人。”拱手道贺。

这话说到李镒心坎里,当即眉眼舒展,呵呵笑几声,身体放松靠在椅背上,摆着手冠冕堂皇道:“春闱考官是个苦差事,进了贡院一关一个月,若不是为了朝廷选才,老夫是不愿意担的。”

杨徹心中冷笑,别人说着话他或许信,唯独面前人说他一个字不信。

当年乡试,还是到偏远的州府,他也使出浑身解数往里挤,虽然主持地不怎么样,却听闻满载而归。

他恭维道:“大人是有大才之人,自是要为陛下和朝廷多劳累些。”

李镒感叹一声,眼睛瞥着杨徹,清了下嗓子,“所以说官不好当,每年为了微薄俸禄,提着脑袋办差。唉,贤侄以后入仕就懂了。”

杨徹装作未看懂他的神色,未听懂的他的话中之音,附和道:“大人说的正是,官不好当,春闱考官更不好当。当好了是胡阁老、高大人那般,得天下士子敬仰爱戴;当不好,就是伏岳、方崇。”

后面两个名字出口,李镒靠在椅背上的身体挺直,脸色煞白,端着茶盏的手一抖,茶盏与杯垫发出清脆磕响,茶水从茶盏边缘溢出。

杨徹忙起身施礼致歉:“徹言语有失,说这骇人之事惊着大人了,大人见谅。”

“无妨,无妨。”李镒将茶盏放下,脸色依旧惨白,还没有缓过来,却强装镇定道,“老夫是对伏家父子三人惋惜。伏家满门清贵,两位公子更是人中龙凤,伏岳不知怎么就想不开,受贿舞弊,不仅害了自己,两子也一个斩首,一个流放病死,唉,唉,不值得,不值得。”

李镒又叹息几声,满面愁容伤感,如果此时站在他身前的不是杨徹,是另外任何一个人,都要认为他对伏家多么惋惜不舍。

杨徹看他把戏演完。

李镒素来最爱这一套,否则当年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八品官之子,怎么可能娶到朝廷大员之女。

这么多年演技见长。

他陪着演。

“大人是爱才之人,明年春闱若是能担任考官,定然能够为朝廷选拔有用之才。”

李镒又是一声长叹,摆着手,似乎不太想说话。

杨徹知道今日的谈话到此为止,从李镒的口中也得不出什么更有用的东西,他施礼告辞,“徹改日再来拜会大人。”

李镒叫人送客。

杨徹转身准备出门,忽然瞥见门左边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石榴图》,他细瞧几处关键,正是张淮让他鉴定的那幅伪画。

李镒平日喜好字画,这幅《石榴图》错漏之处明显,对于他来说,很容易就瞧出来是伪画。

一个明知伪画却送,一个明知是伪画却收,并且挂起来。

他不动声色出门。

跟着小厮转弯经过一段回廊,他打听问:“最近是不是有位张举人来拜访你们大人?”

“公子怎知?”小厮好奇看他。

他一笑,“张举人前几日说要过来。张举人带了什么礼过来?我今日送的礼会不会轻了,让你们大人嫌弃?”

“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