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1章 能让人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1 / 2)
“请!” 梁洛仁热情又拘谨的恭迎着李元吉一行入了迎君亭,在亭子内坐定以后,梁洛仁又命人放下亭子几侧的帘子,帘子是用竹条编织而成的,虽然有缝隙,但依然能起到挡风的作用。 当帘子全都被放下来以后,亭子内的温度渐渐的攀升了上来,摆放在亭子内每一个角落的炭盆也开始慢慢的泛起了红边。 亭子正中有一张石桌,约莫五尺方圆,桌上摆满了各种只有在朔州才能吃到的美食,在美食的正中还摆着一尊小火炉,火炉上煮着酒,有资格进入亭子内饮宴的人,全部进入亭子内以后,火炉上煮着的陶盆刚刚好冒泡,陶盆里放着的酒盅里也开始冒出徐徐的热气。 梁洛仁拎起酒盅,热情的给李元吉、李世民、赵成雍、褚遂良四人每人斟了一杯,然后乐呵呵的道:“这数九寒天的,外面怪冷的,殿下先喝一杯热酒暖暖身子。” 李元吉也没客气,点了一下头,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酒是提前温好的,虽然热,但却不烫嘴,喝下去的时候似乎是有一股暖流顺着喉咙一下窜入腹中,然后一瞬间带动着四肢也跟着暖了起来。 酒的度数也不高,味道还有点偏甜,所以喝下去的时候,没有辣口的感觉。 事实上不止是梁洛仁等人提供的酒,大唐绝大多数酒的度数都不高,度数最高的三勒浆也才十八度左右,根本没办法跟后世那些五十多度的酒相比,甚至比突厥酿造的马奶酒还低了那么两三度。 所以诗仙李白才可以豪迈的说一句‘会须一饮三百杯’。 搁你你也可以,只要你肚子装得下。 梁洛仁等人所提供的酒,比三勒浆的度数还低,大概有十五度左右,有点像是后世关中地区的人酿造的稠酒,酒成琥珀色,有点甜,还不辣口。 大冷天的煮一壶当饮料喝,真的有一番滋味。 “什么酒?” 李世民也没客气,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在喝完了以后,还盯着梁洛仁追问酒的来历。 梁洛仁笑容灿烂的道:“是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鄠(hu)县的黄玉酒。” 梁洛仁口中的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说的就是关中以长安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鄠县也就是后世的户县、鄠邑区。 至于他口中的黄玉酒,怕只是个名头而已。 应该是卖酒的人为了更容易卖出去酒,所以给起了这么一个看似高大上,可实际上很烂的名字。 毕竟,在普通百姓眼里,黄玉是个很珍贵的东西,但是在高雅人士以及达官显贵眼里,黄玉又算得了什么呢? 喜欢的话,派人去黄玉的产地直接进货都行。 虽然和田黄玉的产地如今还在西突厥手里握着,但不久以后就会变成大唐的。 “鄠县居然能产出这种美酒,我在长安十数载,居然从未喝过,难道是被名字所累?” 李世民在得知了酒的来历了以后,一边示意梁洛仁继续给自己倒上,一边自己问自己。 好酒得配上好名字,才能入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的法眼。 如果有名人为其赋诗一首的话,说不定还会身价倍增,名留青史。 像是大名鼎鼎的新丰酒,就是因为王维的那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以及李白的那句‘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而名扬天下,名传千古。 要是没什么好名字,也没名人为其赋诗,甚至连点典故都没有的话,那么酒再好,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也是不屑喝的。 很多时候,高雅人士也好,达官显贵也罢,喝酒都不是为了追求酒的口感,而是为了追求一个牌面。 比如哪种名酒,存世稀少,价格高昂,别人拿不出来,你设宴的时候拿出来了,而且还拿出来了很多,你就会很有牌面。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是唐以及唐以前绝大多数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们追求东西的法则。 唐以后,科举之门大开,许多贫寒学子有了出头之日,君子固穷的说法逐渐的占据了一席之地,一部分高雅人士就脱离了这个行列。 所以李世民质疑黄玉酒是被名字所累,没有走进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们的视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要是叫文君酒,或者司马酒,把当初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拿出来炒一炒,说这是卓文君当年卖的酒,肯定会大卖,并且走入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们的视野。 不过,有了今日迎君亭内的饮宴,鄠县黄玉酒的酒家拿出去炒一炒的话,同样会大卖,也会走入高雅人士和达官显贵们的视野,甚至还有机会充任大唐的酒博士。 具体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