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1章 唐突之战(一)(1 / 2)
“颉利恐怕没这么蠢吧?” 蔡允恭笑着说了一句,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城门楼子内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颉利虽然不蠢,但颉利真要是在没拿下萧关,以及盐庆等地的各处关寨的时候,从银绥长驱直入而下,被关起门来打狗,那确实是一件值得可乐的事情。 李元吉笑容灿烂道:“颉利是不蠢,不过万一手底下有人犯蠢,挟裹着颉利从银绥而下,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蔡允恭、陈叔达等人齐齐笑着点头。 李元吉又看向薛收道:“你还有什么疑问?” 薛收缓缓的摇头,表示没有任何疑问了。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道:“那由你们去驰援绥州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你看还需要带那些东西,自己去城内的府库领。” 薛收躬身应允。 李元吉没有再搭理薛收,而是跟刘弘基、蔡允恭等人聊起了进一步的军情。 派三千人去驰援绥州,只能暂时缓解绥州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根治绥州的问题,所以还需要继续商量,尽快商量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才行。 在抵御突厥人这件事上,自然是能不放突厥人进来就不放突厥人进来。 毕竟,突厥人是以放牧为生,不事农桑,在侵入中原以后,会对中原的农桑展开灭绝性的破坏。 往往被突厥人肆虐过的地方,没个三两年根本恢复不了生机。 大唐将百姓迁移出去,达到坚壁清野的效果容易,但是等突厥人退走后,恢复当地的民生却难。 不仅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得耗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能将突厥人挡在大唐之外,就一定得将突厥人挡在大唐之外,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能放突厥人进来。 李元吉跟蔡允恭、陈叔达、刘弘基等人一聊就是大半天,从中午聊到了下午,从下午聊到了明月初升,虽然没有聊出一个具体的能解决绥州困境的办法,但却聊出了一些能缓解绥州困境的小办法。 比如李元吉结合后世的反坦克堆,提出了在突厥人必经之路上埋下密集的巨石,留下一个石尖裸露在外的想法。 这可以有效的防止突厥骑兵成规模的冲锋。 最重要的是,突厥人无论是选择绕路,还是选择清理巨石,都会耗费很长的时间。 而突厥人在进入到大唐以后,耗费的时间越长,抵达长安城的希望就越渺茫,大唐取胜的希望也就越大。 毕竟,突厥人是客场作战,兵力根本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粮草也是。 大唐是主场作战,时间托的越长,能调集的兵力就越多,能征调在一起的粮草就越多,此消彼长之下,击退突厥人是必然的事。 蔡允恭将这个办法做了一下延申,他提议在绥州以南所有临近山林的官道中间,皆埋上这种能防止突厥骑兵成规模冲锋的绊马堆(李元吉起的),等到放突厥人进来的时候,可以结合着这种绊马堆,在官道两侧的山林里设伏,派遣少量的兵马灵活的在山林里穿插,不断的滋扰突厥人。 这种办法虽然不能击退突厥人,但足以折腾的突厥人焦头烂额。 至于为什么不挖一些更省时省力的绊马坑,也是为唐人考虑。 大唐的骑兵数量虽然不少,但还达不到突厥人那种规模,再加上大唐的骑兵在大唐的官道上也没必要发动成规模的冲锋,所以只要在官道上留出三道供马通行的小道,外加两条驰道,就足以让大唐的骑兵、马车通行了。 突厥人要想通行,就只能将骑兵排成三行,或者派人去挖那些埋在地底下的巨石。 这个办法秒就妙哉大唐的马车车轮很高,车轮和马匹通行的道路中间有一大片空白,所以巨石的尖头栽的高了,也不影响唐人通行。 但突厥人遇上了就头疼了。 再加上两边山林里的小股兵马滋扰的话,突厥人会更头疼。 而且突厥人分成三股,拉长行军队伍的话,短时间内是根本没办法聚集起大量的兵马去追击山林里的大唐兵马的。 薛收认真的将这个想法记了下来,准备等到放突厥人进来的时候使用。 陈叔达和刘弘基各自也提出了一个好想法。 陈叔达觉得,可以以免除徭役和税负为由,征召当地的青壮加入到军中,协助大唐的兵马一起守城,此外在放突厥人进来的时候,也能让这些青壮配合着当地的衙门迁移百姓,转运粮草。 这样一来,朝廷就不用派大量的民夫过去了,在迁移百姓的时候,有各家的子侄跟当地衙门一起出面,也会容易一下。 薛收也认真的记下了这个想法。 刘弘基的想法就比较简单粗暴,甚至可以说有点激进。 刘弘基觉得,陈叔达既然要征召当地的青壮,为何不把当地的青壮直接编成军,给当地的青壮发放兵器和甲胃,把他们当成一支真正的兵马使用。 要是能延长当地免除和税负的时间,甚至可以让当地的青壮们自带粮草到军中为大唐效力。 朝廷只需要派几个人去领兵,几个人做好战后的抚恤工作即可,并不需要多做什么。 如果能征个三五州的青壮的话,彻底将突厥人抵挡在绥州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刘弘基的这个想法刚说出来,就遭到了陈叔达激烈的反对。 陈叔达觉得刘弘基这是在祸国殃民。 刘弘基则觉得大战期间就得无所不用其极。 两个人一直从下午吵到了入夜时分也没分出胜负,最后还是薛收出面说,他去了绥州以后,先征一州的青壮试试,如果耗费不大,且容易管束,还能真的帮助大军抵御突厥人的攻击,那他就多征几州,如果耗费过大,且不容易管束的话,那他就将其编为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