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599章 出击!(1 / 2)

加入书签

“那就依萧公说的办,其余的粮草就有劳李公、裴公、陈公、萧公筹措了。” 李元吉见萧瑀说完话以后,李纲等人都没什么意见,就缓缓的开口,敲定了此事。 李纲等人齐齐拱手应允了一声。 李元吉又道:“李孝恭留下,其余的人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吧。” 李道宗、李纲、魏徵、谢叔方等人齐齐站起身,躬身一礼后,退出了昭德殿。 李元吉在李道宗等人的身影消失了以后,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盯着李孝恭看了两眼。 李孝恭迟疑了一下,主动开口道:“殿下可是不放心道宗?” 李元吉也没有藏着掖着,点头道:“道宗随我二哥南征北战多年,跟我二哥相当投契,而今让他去平定我二哥手底下的人,我怕他会阳奉阴违,甚至背地里跟反贼有所往来,彻底乱了都畿道,让都畿道的形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李元吉并不担心会发生这些事,毕竟,反贼的头目是他派出去的卧底,迎击反贼的人又全是他的心腹,以李道宗带的一卫的人,还翻不起什么大浪。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为了让李孝恭去敲打敲打李道宗,免得李道宗真的干出什么蠢事。 毕竟,从李道宗往日里的所作所为,以及历史上以后的所作所为看,李道宗算得上是个人才,而大唐以后要面对的敌人并不少,李世民在历史上所征服过的,李元吉必然得照本宣科的全部征服一遍,李世民在历史上没征服过的,李元吉横竖也得谋划一番,所以在此次宫中政变中已经损失了不少良将良臣的情况下,像是李道宗这种人才,尤其是打着一家人印记的人才,就必须好好的维护一番。 往前数历朝历代,往后数历朝历代,都对藩王们不太友好。 不是打就是杀,稍微好点的也只是将藩王们当猪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藩王们自己作死外,绝大多数都是掌权者害怕藩王们坐大以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但李元吉并不这么想,也不打算这么做。 因为在他眼里,世界不仅仅只有中原,也有中原外很多很广阔的地方。 初代的藩王们绝大多数都是从乱世中过来的,能力其实都不俗,完全可以将他们外封,或者利用他们去殖民。 总而言之就是,这些在其他掌权者眼中是废物,是威胁的人,完全可以合理的利用一番。 给他们一直兵马,让他们沿着大唐的边陲去肆意的开拓,能开拓到那儿,就给他们封到那儿,他们后世的子孙也以这种方式去分封。 只要他们的子孙一直能保持着进取心,他们即便是在大唐之外再造一个不输给大唐的帝国,也能封。 这对大唐也好,对中华也罢,都是有好处的。 这样可以将所有藩王的目光吸引到域外去,不至于让他们的目光光锁定在中原境内,光知道内斗。 当然了,对掌权者是有坏处的,那就是藩王们在征讨域外,开疆拓土期间要是坐大了,很容易会勾结在一起反攻中原。 不过,这个问题李元吉并不在乎。 因为以大唐如今的强大程度,以及以后的强大程度,各地的藩王们想要追赶上大唐,反攻大唐,最少得上百年的努力。 上百年后,他都成冢中枯骨了,那个藩王会反攻大唐,会夺取帝位,跟他也没太大关系。 反正肯定都姓李,肯定都得奉他为祖宗。 “你特地留下我,又跟我说这种话,是想让我去提点提点道宗?” 没有外人了,李孝恭说话也不怎么客气了。 李元吉也没有在意。 自从重新掌权了以后,李孝恭也不用再患得患失,更不用担心那天被鸟尽弓藏了,所以智商似乎逐渐的恢复了。 一下子就猜到了李元吉的心思。 李元吉缓缓的点着头道:“不错,我确实想让你去提点提点道宗,免得他昏了头,步入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原本我是想等神通王叔回来了以后,让神通王叔去提点他。 不过,现如今要派他出去,神通王叔即便是回来了也见不到他的人,所以只能辛苦你跑一趟了。” 李孝恭坚定的摇着头道:“只是走一趟,动动嘴皮子的事情,怎么能说辛苦呢。你也是为他好,为我李氏好,身为李氏之人,理应为你奔波。” 李元吉点点头道:“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李孝恭点了一下头,又迟疑道:“粮食真的能筹措到吗?如果筹措不到的话,你只管开口,我可以召集在京的叔伯兄弟们,给你凑一凑。” 大唐的郡王们,在长安城内皆有宅院,在长安城外也皆有皇庄,占地面积还不小,基本上都在种粮,所以一起凑一凑的话,还是能凑出一些粮食的。 不过,十数万兵马的人吃马嚼,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仅凭郡王们凑,也只是杯水车薪。 再说了,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也不需要找郡王们去打秋风。 所以,且让他们先攒着吧。 等那天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再将他们凑在一起,搜刮一波。 对于这种事情,郡王们其实是很喜闻乐见的,因为在不暴力搜刮的情况下,掌权者从郡王们手里要走多少粮食,就得补偿多少利益。 在郡王们看来,粮食属于消耗品,消耗完了就没了,倒买倒卖的话,也就赚那么一两个钱。 但是能从掌权者手里换回一些可持续盈利的利益的话,他们是稳赚不赔的。 而在这种交易上,掌权者许出去的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持续盈利的利益。 所以郡王们巴不得掌权者有事没事搜刮他们呢。 因为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桩好事。 当然了,掌权者谁也也不给,并且动用暴力搜刮的话,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