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1 / 2)
郭后虞心里,自然明白胡来干的事情,只是没想到,胡来变卖珍宝一事,这么快,就暴露了。
第二日早朝,又有人参胡来,说有人在边境的鹤壁城附近见过胡来,胡来的家乡在临安附近,离鹤壁城一千多里地,显然,打着回乡探亲的幌子。
胡来自以为离京千里,做的事情,就能藏得住。他掌管内库,监守自盗方便极了,很轻易就能将宫里的宝贝,偷出宫变卖。
郭后虞心里不爽,三番五次拿物件说事,御史台的大夫们,闲的没事干,整日盯着珍宝物件?
郭后虞沉了脸,可御史大人不知怎的,仿佛拼着惹怒了新帝,也要将胡来正法。郭后虞心道,此举,可不是冲着胡来,御史一意孤行的背后,定然另有其意。
御史不依不饶,瘦三突然正了脸色,跟御史大人说,“胡来再有一个月就回京城了,御史大人如此等不及,可有私心?”
私心自然有,不然,他岂会旧事重提,只是,私心,怎能当众宣之于口。御史大人不敢明说,悻悻的退下,再也没了刚才义正言辞的廉正。
御史谏大夫受李府姻亲所托 ,参奏胡来。
散朝后,郭后虞留下瘦三。君臣二人说着话。
今日上奏的御史谏大夫,突然当着众朝臣的面,再次要求严惩胡来。
平日,参奏的折子递两道,才会在大朝会上重提。胡来总管私自偷卖宫里的珍宝一事,暂时没有结果,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怎会一再提起?
郭后虞贵人事忙,忘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瘦三明白,
瘦三挥手,随侍的小太监过来,瘦三说了几句话,让他转述,附耳说给新帝郭后虞听。
原来,今日御史谏大夫,娶的侄媳,是李府姻亲家中的四姑奶奶,说起来,跟李府嫡长孙的妻族,也算连襟,他今日再次揭发新帝用人不端,大概想要替李府嫡长孙博一条生路。
胡来是内造办主管,可以说,是郭后虞的心腹,若郭后虞不重罚胡来,那么,替李府人求求情,尚有一线生机。
李府姻亲,想要借此,减轻李府罪责,
只要郭后虞不严惩胡来,那么,李府嫡长孙就能活命。郭后虞心道,他可不是被人威胁就能服软的性子。
过继给前朝太子,意图逼新帝让位,虽然过继子嗣一事,没有在朝堂是掀起风波,也没有对郭后虞造成威胁,可是,若这样的罪名,没有严惩,日后,岂不是人人都可生出异心。
祸乱朝纲,拿捏皇帝,获罪后,求个情,就可免去罪责,郭后虞这个皇帝,如何立威?
若李家求饶,郭后虞尚能看在李太后的情面上,给李府诸人个体面,可李府姻亲企图胁迫,必然深知李府人罪无可赦,才想到均衡的法子。
可惜,这种半胁迫的均衡法子,在乾祐帝当政时,或许管用,可郭后虞不是吃素的。拿着郭后虞的把柄,要挟,此举彻底惹恼了郭后虞。
第二日,胡来一案,还未有结论,郭后虞下令,三日后,问斩李府诸人,除三岁以下稚子外,一个不留。
李府并没有三岁以下的稚子男丁,只有一个女孩,郭后虞看在李太后识时务的份上,给她留个隔辈的侄孙女。算是没有对李府斩尽杀绝。
何大人岳父早存了死心,在太常寺的大牢里,投缳自尽。
新帝的旨意,霍乱朝纲,赐鸠酒,鸠酒送到大牢时,何大人岳父早就死了。
何大人在另一间牢房,隔着木栅栏,眼睁睁的看着岳父吊死,喊哑了嗓子,都没人来救。何大人听清楚旨意,罢职,举家流放三千里,三代不许进京。他哭了,好好的日子,怎么就过没了。
其余几个前太子旧臣,跟何大人一样,西北流放三千里,据说,流放地不是苦寒,就是沙土盖天,缺水少粮的贫瘠地方。
过继子嗣一事,新帝威严震怒,斩首赐死流放的人,加起来,有五十多个,其中,朝中任职的官员,不论大小,在赐死的数目占了一半。
李府嫡长孙第一个被关入死牢,还有李府主事者,悉数被关入死牢,李府主子,一个不留。李府的下人们,死的死,卖得卖,一夜之间,封了府门。
李府姻亲一下傻眼了,女儿嫁进李府数年,刚三十岁,要遭遇砍头之灾。他们费尽心思替李府谋出路,却事得其反。
李太后听见郭后虞对李府的处置,她坐不住了,她起身,去了皇后娘娘,存悠那里。
李太后这还是自从宫变后,第一次来凤仪宫。来意,不说,存悠也懂,可是,朝堂上的事,她不方便插嘴。
李太后几日的功夫,就苍老了很多,李府灭族了,一个血脉都没有,只留了一个女娃娃,看李太后也知道,李家嫡次孙连累了全族,她开口求情,也无济于事,郭后虞看她的情面,留个女娃,已经是给她颜面了。
旁人如何劝解,也是杯水车薪,只能自己想开,存悠跟李太后说,“有一年,我们邻村的一户人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