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1 / 3)
那个村子里可没有一百个壮年,只有十几户人家,壮劳力,不过二十几人,郭后进之所以记住了这个村子,是因为,那下属说了句话,让他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地方,下水村,是河套最下游的村子,虽说遇大雨就闹洪灾,但是谁愿意离开生养自己的地方!
这话,颇为触动,郭后进曾经因活命,不得已离开故土,实在是伤怀。
下属曾说,他们村子太小,还临山,村里里正曾提议,将下水村跟东侧五里外的黑山村合并,后来,这村的百姓不愿搬走,合村一事,不了了之。
这还仅仅是郭后进知道的,其他村子里的人名是否属实,郭后进就不知道了。
看着挤进来的数十个人名单,郭后进这才发现不对,这户籍,明显是借着重新修订,插入进来不少人名。
不过,王浩晟没有擦干尾巴,只将人名加进去,还未来得及更换新的册子。
亲眼所见后,郭后进顿时蔫了,本以为,堂兄借此打压王家,是个睚眦必报的,岂料,这王家人,竟是个鼠目寸光之辈?
就在此刻,郭后进仍然不肯相信,觉得郭后虞极可能错怪了王家人。王家世家大族出身,怎会如此行事?
郭后进发现,所谓的世家大族,清流贵族教养出来的子弟,不仅胆子大,而且做事没脑子。偏偏,王家求他帮忙,他不知内情就应承下来,眼下这情景,还怎么开口求情?
郭后进满脸为难,嘴角动了几次,仍然想要替王浩晟求情,郭后虞懒得理会郭后进。
郭后进袒护妻族的偏听偏信,不知内情就应承求情,且不知后果的蠢样子,倘若不点醒了这脑子糊涂的堂弟,日后,他仍然长不了心眼。
郭后虞瞥向郭后进,眼中斥责的意味明显多了,“加进来的壮汉们,都是刘崇派来的,这些人不仅有探子,还有精兵,若这些人分布在京城各地,时日长了,京城的一举一动,刘崇都能了如指掌,他日刘崇踏平京城,取了我的人头,你还能活几日,你那舅兄,可会拼力救你?”
郭后进登时反应过来,王家人不会!
王家人在兄长郭后虞被二皇子发落出京时,王家二姑娘的悔婚另嫁,他知道,若一遭遇难,王家人第一个舍弃的,就是他,别提拼力营救,不踩着他的尸骨邀功,就不错了。
郭后进脸上难以置信的纠结样子,郭后虞懒得理会,见郭后进仿佛还有话要说,郭后虞直接叫了人进来,送郭后进出宫。
郭后进咽下半肚子的话,回了郭府。
回到府中,郭后进没有直接去见王氏,反而一个人在书房深思。
他在想,王家人的举动,是舅兄王浩晟一人所为,还是整个王家,都不看好郭后虞,觉得郭后虞篡位,立身不正,又是个睚眦必报的,王家在京城永无立锥之地。早早另外寻了靠山,替别人做事?
刘崇,郭后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王家人竟跟刘崇有来往。
郭后进实在想不通,这王家人,怎会投靠刘崇?王家是郭家正经的姻亲,怎会偏帮外人,那刘崇,能打败郭后虞,杀进京城吗?
郭后进仅仅设想了一下后果,后背冒出了通身冷汗,他在干什么,在替背叛郭后虞的人求情?不不,尽管他跟郭后虞政见不合,郭后进跟郭后虞是同一条船的人,郭后虞若死了,他也活不长久。
郭后进将郭后虞的话,认真的回想了几次,思来想去,觉得应该见一见王浩晟,若他真的跟刘崇勾结,那刘崇,定是给了王浩晟不菲的好处。
到底多大的好处,才能让王家人舍弃姑爷这个正经的皇亲国戚?
郭后进直接去了王家,见舅兄一面。
到了王家,府中愁云惨淡,曾经的王家,乃是帝师,在先帝跟前得十分礼遇,时过境迁,王家如今,早就没了当初鼎铭世家的样子。
只留了些许世家底蕴的空架子,这王家小一辈的人中,没有可担大事者,也难怪日渐落魄。郭后进暗叹,若王家日后,让王浩晟之辈掌家,他心机不够,胆子倒大,如此行事,不出五年,王家就能落败。
蔫大胆,如此作死,还能有好?
曾经王家鼎盛,整个京城半数举子,都出自王家书院,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这才几年功夫,日渐衰败下来。
如今的王家书院,早就没了以前的声望,许是王家人的满腹经纶,都集中在王老一人身上,这王家,子嗣们一辈不如一辈。
郭后进不禁唏嘘,王家子弟不出息,倒是嫁出去的几个王家姑娘,混的不错。
连襟中,如今他算得上权贵,尽管他在朝中的职务,并不是权柄集中的地方,但是,他每日可见天颜,放眼朝堂,这相当体面。
京城多少官员,只能在大朝会时,才能得见皇帝一面。
如今王家,只剩书院这个空名头了,王家当家人,王浩晟的父亲,在朝中任职并不显赫,如今更是闲散。
郭后进先去见了舅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