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二十二节同行(6000字大章)(2 / 4)

加入书签

>
看样子您也是来跟与谢野晶子女士商议与谢野先生遗作出版之事的吧,作为后来者,我愿意退出。

用一句中国这叫先来后到,况且恶性竞争很可能导致我们两个报社的关系紧张,没有任何好处。”

说罢转身就想走,根本不搭理一旁气得要死的与谢野晶子,对付这种人,就得将其架到火上烤。

“桥豆麻袋。”

尾崎没想到来人是东京日日新闻的记者,而且言语还如此的尖锐,心中一跳连忙伸手拦住对方。

接着他爽朗的笑了笑:“冈本君不要着急走,我和与谢野先生是生前故友,来此主要是看望夫人。

若是贵报社的出价合适,我们朝日新闻也愿意退出,只求能让更多的国民知道故者的非凡才华。”

这位显然是个十足的明白人,友情归友情,生意归生意,不肯给别人当抬价的托或者当冤大头。

“哎呀,不可,不可。”

左重不傻,连连摆手:“这怎么可以呢,尾崎君你跟与谢野先生的真挚情谊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

好友抱憾逝去,您能帮助他完成未尽的遗愿,此事传出去正是一段佳话啊,或许能够流传世间。

中国古代有伯牙子期、高水流水之典故,二位的感人故事绝不下于他们,实在是让冈本羡慕呐。”

他来这里就是看看情况,又不是真的对与谢野宽写的东西感兴趣,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尾崎拧眉:小狐狸。

左重微笑:彼此,彼此。

他们两个在这你推我让,与谢野晶子急了,这样诗集不就砸自己手里了吗,她要一堆纸有屁用。

她略显粗糙的大脸上挤出一副笑脸:“二位记者先生请坐下慢慢说,我为你们倒些之那人的绿茶。”

之那,

是对中国的蔑称,甲午战争之后,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在震惊之余大为陶醉。

于是很多日本人喜欢使用这个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称谓,甚至连日本政府都以此称呼中国。

这让在沪上待了好几年,很喜欢中国文化的尾崎大为不满,同时看向对方的目光中充满了不解。

自己的朋友与谢野宽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这个女人在日露战争中也反对过战争,还写过一首诗。

诗名叫《你不要死》,这首反战诗歌在当时的日本社会掀起了一阵反思,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

有些右翼份子为此将她视为国贼,认为对方侮辱了数万将士的流血牺牲,更有人想要杀掉对方。

他无法理解一个人的观点怎么可以变化得这么快,于是在坐到沙发上后,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呵呵,尾崎先生。”

与谢野晶子听完一边倒茶,一边轻轻笑道:“日露战争的时候,我最小的弟弟正在吕顺参加战斗。

我的母亲知道后几乎将眼睛哭瞎,父亲也站在院子里一句话都不说,作为姐姐我必须做点什么。

幸好,吾弟奉命退役,顺利继承了家中产业,我和我先生居住的这栋房子便是他为我们购买的。”

她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一首反战诗的最大作用,就是让一个刽子手安全回家。

左重不动声色的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不停冷笑,狗屁的反对战争,她反对的是自己亲人受伤。

对方是个标准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她的父母难受,那些被日军屠戮的死者的父母就不难受了吗。

念头一转,他一屁股坐到尾崎身边,拿出纸笔:“与谢野女士,感谢您接受东京日日新闻的采访。

自昭和6年(1931年)的螨洲事变以来,帝国有太多的将士死在民国,却没有任何实质性收获。

例如螨洲国成立的最大受益者是复辟螨人,对于帝国的普通民众无益,你认为这么做是否正确。”

螨洲国吗?

尾崎心中一紧,这莫非又是一个赞成吞并螨洲的家伙,有心出言反驳,却又顾及身份不好直说。

他的上线佐尔格说过,情报人员要有坚定的立场,又要将这份立场深藏于心,不向任何人表露。

立场的坚定能帮助他不受敌人的影响和诱惑,隐藏立场则能让他避免敌人的怀疑,保护好自身。

自己作为一个日本记者,有些话不能说,他该做的是保持冷静,尽量搜集情报提供给上级参考。

想到这,尾崎将目光投向与谢野晶子,对方刚刚的言论非常过火,不知道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二位请喝茶。”

与谢野晶子将茶杯递给起身致谢的二人,接着壮硕的身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