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九章 治乱(1 / 2)

加入书签

天嘉六年(565年)。  九月。  陈蒨返建康。  太子陈伯宗请归政,许之。  是月,安南将军周迪患病死,陈蒨征其子孙入朝,加爵赏。  又分其部曲付其弟周方兴,及安西将军周敷,临川郡自此再无割据。  于是,征镇西将军章昭达入朝,为(二品)中卫将军,并授领军将军,总知禁卫。  又以安州刺史周炅督安州,以都督罗州华皎都督郢州,以安西将军周敷督罗州。  十月。  陈蒨召太子入宫,列美姬十二,丽衣珠饰,令舞白纻舞于庭舍。  建康宫内。  珠幔垂下,将舞者与观人分隔两畔。  这处舞舍,乃是而今建康宫中难得的富丽之所,周下所饰的锦绣珠玉,皆是各地最上乘的贡物。  门户窗棂尚有斧凿刀工痕迹,望之便知,此舍乃新近造就。  列座东席上,陈伯宗见得左右两行舞者,自东西两片纱幔之后,款款徐行而出。  这十二位舞人,纤体玲珑,婀娜有致,细腰如柳,顾盼生辉。  但听一串乐音,自纱幔之后,悠悠而来,意境浩渺,尤似烟波。  “仙仙徐动何盈盈~”  陈伯宗听到那帷幔之中,有极美的女声和着这乐曲,低声唱道。  伴着这歌声,那素衣宽袖,轻纱笼裙,好似仙娥的舞女,翩翩而动。  “玉腕俱凝若云行~”  大袖轻扬,美人们抬起藕臂,露出白皙如玉的皓婉,素纱乘风,有若流云。  陈伯宗听见那状似低语的歌声,音调一转,绵绵似锦。  “佳人举袖耀青蛾~”  “掺掺擢手映鲜罗~”  那女声倏忽一变,婉转回环,众美姬闻声动袖,徐徐如波。  衣袂飘飞,那临风轻摇的佳人素手,似若三冬新笋,纤白动人。  陈伯宗忽而听得身侧上坐的陈蒨,正从着这惑人的舞影乐声,浅浅地哼唱着。  “状似明月泛云河~”  “体如轻风动流波~”  歌人的唱腔愈发地动情起来,舞伎们的姿态应声而变,移步似流水,转袖若行云。  恰有一阵清风撩幔而过。  馨香入肺,美色入目,灵音入耳。  人生大乐,不过如此。  “体如轻风动流波~”  乐工之奏,渐渐而息,美人之舞,缓缓而止。  歌女之声,慢慢而收。  那声音浅缓,若似不愿止息,然而终是独唱难久,遁入烟尘。  一曲舞罢,女乐们称礼而退。  良久,陈伯宗才从那令人目眩神迷的梦幻中清醒过来。  原来千载之前,身临其境之舞乐,能够如此精彩。  无怪自古君王易昏。  陈蒨看着陈伯宗,像是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那时,他从父亲陈谈先入侍东宫,初见前梁太子萧纲家中女乐之时,亦是这般神态。  他便问道。  “奉业,乐舞佳人,美否?”  陈伯宗未解其意,只道陈蒨要让自己勿迷于美色,便答道。  “阿父,乐舞佳人,甚美。”  “然而治政之人,可品于美,不可迷于美,儿常以斯言自勉之。”  陈蒨闻言面露欣慰,应道。  “我儿诚知为父之意,然则,声色滋味,人之大欲,其实难戒。”  “我儿以为,古今为政者,何以为治,何以为乱?”  陈伯宗理政已多,于此事上,却也有些自己的思考,随声便道。  “儿私以为,立法度,明赏罚,守信义,亲贤能,则为治,逆之,则为乱。”  陈蒨闻言有些惊喜,对于身后事的担心,愈发地少了几分,他言道。  “药王之言甚善。”  “为父近来因修律令,多览百家之书,甚爱荀子,有数言关预治乱,药王可愿听之?”  陈伯宗知道这是陈蒨要给自己做皇帝的忠告了,躬身再拜言道。  “今儿虽年幼,亦必循阿父教诲,以至于棺椁。”  陈蒨点头赞许,言道。  “人之天性,好逸而恶劳,然安逸虽好,忘危则乱。”  “是故纵人之性,先乱一身,后乱一国,是言人之性恶。”  “然而人有长乐之愿,故能以有为之心,约束天性。”  “能约束天性,使之取耗有度,则为治。”  “天下亦如是。贵人贪敛,是天下之性,不可扼杀,只可因势而制。”  “治一身者,心为君,意念习惯为约束,治天下者,天子为君,风俗律令为约束。”  “治即为善,有为即伪,故荀子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言到此处,陈蒨饮了口茶水,少顷,才看向陈伯宗,问道。  “药王可有志向,为天下人,化性起伪,谋一治多乱少之世?”  陈伯宗没想到陈蒨对自己期望如此之高,只应道。  “天下事重,为天下人求治,固伯宗之愿也。”  陈蒨从儿子的言语中听出了几分不自信,却也并未再加劝勉,只继续道。  “天下之事甚难,药王可先修一身。”  “少年血气刚勇,美色常动心神。”  “若如齐主贪色,虽通权谋之术,家国亦必危亡。”  “我少时亦好美色,负情者多,恐药王类我,是以今日格外戒之。”  陈伯宗闻言深有所感,他今岁年只十四,已然感到情欲日增,原来竟是家传。  哭笑不得间,他理了理思绪,终于答道。  “儿谨奉阿父教诲,定当修身养性,节制有度,不使一身先为乱。”  陈蒨再次点了点头,复又言道。  “南北之民风俗各异,譬如不同之人,有人好食,有人好色。”  “欲治,则因其所好,先蓄衣食,再养风俗。欲乱,则纵其所好,竭其民力,毁其道德。”  “所谓以德兼人者王。”  “我民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