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薛照西的第一份职业。(1 / 1)
薛老喜在世的时候也是非常在意他那四个孩子成长和事业的,但无奈,他遇上了变态的,老谋深算的康大功。 纵观苏家屯的历史,在康大功当生产队长之前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那时,村子里的青年在革命思想的鼓舞下,纷纷外出参加革命,在革命战火的熏陶中,很多苏家屯的子弟在革命成功以后成为了国家的大干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做着自己积极的贡献。也有一部分富裕家庭的子弟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小小苏家屯也不乏状元、秀才、名牌大学的高材生等等。 自从康大功当上苏家屯生产队长以后,在他那种狭隘的,不能让村子里任何一个人的日子超过自己的变态思想控制下,凡是机关,企业,学校,部队等向苏家屯招干招工,康大功都以本村没有符合条件的青年人为理由而阻止苏家屯的子弟外出,他这样的行为一度很受到上级的表扬,说他是一种对社会负责人的态度,苏家屯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能够放到桌面上的人才。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他不当生产队长了,苏家屯的子弟枯木逢春,纷纷通过考大学成为了社会和国家有用之才,过体面日子的子弟才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了出来。 这些事实,苏家屯的人们妇孺皆知,也都是人们经常挂在嘴上议论的话题,但那些善良的,胆小怕事的乡亲们也只是说说而已。 薛老喜自以为是康大功的一根拐棍,只要顺着康大功,他的四个孩子就会有无量的前途,但他完完全全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和作为一个父亲言传身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他一味的为康大功劈山开路,赤膊上阵,充当急先锋·····,妄想以此换来门庭的荣耀,殊不知恰恰适得其反。 在照西十六岁那年已经弃学混社会了,后来,公司在小黄南部山区开采铝石。那个时候,公司把各个采矿点从东到西统一编号为一矿,二矿,三矿·····,然后在小黄公社各个村就近抽调劳力,组成一个个有编制的采石队。 二矿就在苏家屯南部金岭山脚下,当时总共有一百五十个工人。 各矿的生铝石开采后,都集中运往丁家街村南一块儿空地上的“小黄铝石总场”上,然后烧成熟铝出售。 当时,各村的劳力在农闲的时间里就近用架子车拉生铝石到“小黄铝石总场”上挣运费,总场上有负责人过磅记录。 为了杜绝拉生铝石的路上出现差错,当每一车生铝石从采矿点拉出的时候,首先也需要这个采矿点过磅记录,往往两三个月每个采矿点就要和总场过磅的数量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由公司付给每一个人的运费和每个采矿点的补贴和奖励。 采矿点“过磅”的职业,既体面,又轻松,既安全,又有权利。因此,每个采矿点过磅的人没有坚硬的后台是“胜任”不了这一职业的。 当时,薛老喜很有眼光,就在那天的晚上,他到康大功家向康大功说,想让他给大儿子照西找个好差事干干,言外之意是想如此脱离苏家屯这个小村子,让他到更广阔的天地塑造一下自己,来日会有个好前途。 像薛老喜这样的请求,康大功是很乐意接受的。 一来,这样的事情可以换来薛老喜兄弟们丰厚的感情回报,为他治理苏家屯增加意想不到的砝码;二来,无论如何,薛照西之辈,毕竟是亲戚;三来,也是康大功最愿意去张罗这件事的原因,他知道照西的能力和成色儿,越是把他放在重要和显眼的位置,他越是掉底的快,他越是掉底的快,掉底的次数就越多,掉底的次数越多,他们薛家的七狼八虎就会对他康大功的依赖性更强。 这种相互交换的事实康大功领会的非常透彻,所以,只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他都不遗余力地成全薛老喜这样的事情。 那晚,康大功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薛老喜的求情。 就在那个时段,二矿的矿长有一天和康大功在铝石坑边碰上了,那矿长为了在苏家屯这二亩三分地上没有任何的麻烦,就有意的讨好他,给他透露说,二矿上过磅的那个年轻媳妇儿就要回家生小孩子了,并且说,她就是生了孩子也是要往县城里上班的,也不会再来矿上过磅了,问康大功有没有子女到矿上来接这个美差。 当时,康大功自己的几个孩子要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他从内心里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或者媳妇在这露天的石坑里干这种土脸模糊的活。 康大功就趁“土台儿”上驴了,当时就对那矿长说要让薛照西去接这个差事,但那个矿长拒绝了这件事,原因是这个薛照西不是康大功的亲生儿子。 康大功当然不依不饶,最后,那矿长看他情真真,意切切的样子,清楚这里面一定有重大利益的交换,也就答应了让薛照西到矿上过磅的事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