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田传窑大放厥词(1 / 3)

加入书签

等把被蟊贼掰弯的钢筋费力地捋直,周木匠那边把门窗口打好,老家那边的地基也打好了。这天下午快到傍黑晚的时候,建筑队的人陆陆续续地都走了,桂卿一家三口人正在拾掇东西干点零碎活,突然东边的路上响起了一个中年男人说话的声音。

“呀呦,二哥,地基和践脚墙这么快就打好了?”来的那个人手里故作潇洒地夹着根洋烟,有意无意地尖着一副公鸡嗓子问道,一副悠闲自在而又十分关心的样子,充满了装腔作势和虚伪狡诈的讨厌意味。

“噢,是传窑兄弟啊,你吃完饭了?”道武放下手中正忙着的活计,恭恭敬敬地站起身来并中规中矩地回道,总也改不了的一副奴才相,连桂卿看了都觉得有点可怜,“这不,今天下午才刚打完的践脚,上面的水泥茬子还没干呢,我再忙会子就差不多了。”

传窑这厮姓田,因为长着一脸的巨麻子,所以就得了个外号“田麻子”。田麻子年纪大约四十五六岁,身材高瘦,面皮灰黄,是北樱村赫赫有名的两大包工头之一。这厮自以为身材高挑,脸型有味,说话漂亮,办事敞面,所以是个非常摇骚的人,小眼看人总是蔑瞪蔑瞪的。

田姓在北樱村属于小姓,多少辈以来人烟一直都不怎么旺盛,所以户数并不多。也许是出于抱团取暖的需要,为数不多的田姓人家向来都是比较团结的,不像张姓和陈姓人家那样内部又分为好多支派,且彼此之间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隔阂与偏见。田姓人家几乎家家都干点小生意小买卖什么的,比如磨豆腐、卖豆芽、打烧饼或编草席等,田麻子算是其中的人精一个。他凭借着自己天生的几分精明和狡黠,慢慢地从建筑队的小工干起,最后一步步干到小包工头。

和田麻子大致处在同等水平竞争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本村的宫胖子,也就是现在负责给道武家拆屋盖屋的那个包工头。宫胖子比田麻子略小几岁,是接他老爹的班干的这个包工头,他虽然平时说话办事粗粗拉拉、大大咧咧的,但是为人还是比较实在朴实厚道的,也不大喜欢和别人争抢什么。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包工头的性格脾气和人品素质不同,带出来的队伍也不一样。跟宫胖子干活的人大多数还是他爹宫老头的旧部,基本上都是些老实本分的人,个个都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地干活,只是年龄上普遍偏老一些。而跟田麻子干活的人多数都是又精又能的家伙,不光嘴上油腔滑调的,而且干起活来心眼子也比较多,很会绕人,数起来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除了一部分真憨的人之外。

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其实最早的时候北樱村就有两个建筑队,一个是宫老头带领的,以一队二队的张姓青年为主力的队伍,一个是唐建华带领的,由三队的陈姓青年和其他一些外姓的青年为主的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建华的队伍越玩越大、越混越强,最后成了青云县赫赫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而宫老头的队伍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一直都是在家门口附近的几个村来回转悠着混饭吃,直到最后由他儿子宫胖子接了他的班。

田麻子按理说应该跟着唐建华干才符合当时的旧习俗和大家的普遍预测,但是他就怕自己玩不过那伙人,明里暗里会吃亏,于是就索性逆着习俗和惯性跟宫老头干了。在跟着宫老头干活的时候他的心并不老实,还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朝营心在汉,特别眼热唐建华的本事,羡慕人家那边的活多,效益好,无形当中就对宫老头十分不满。再后来,等宫老头把队伍交给自己儿子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技术也学得差不多了,建筑队里面的各种门道差不多也都摸清楚了,于是就拉着一帮子有想法的人自己单玩了。

要是单从技术力量的角度来讲毫无疑问田麻子那边占优势,因为他干活用的东西都是当时农村的建筑队所能接触到的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而且他这个人还特别精于学习借鉴外地农村建筑方面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并非常巧妙地将其融入到他接的工程当中。作为老实巴交的宫胖子来讲,和田麻子这种天生的小能人一比就显得逊色多了,他的队伍不仅年龄偏大、老化严重,而且所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也都比较陈旧和落后,同时这些人对很多新鲜时髦的建筑样式也不大精通,因此接的活就远不如田麻子多。

宫胖子虽然在软硬件等各方面都比田麻子差劲,但是他这边有一个优点是田麻子之流绝对比不了的,那就是他的人品和素质,也就是说他干活的时候从来不会耍奸使滑或者偷工减料。而田麻子就不同了,如果碰上主家不懂行,钱又多,他绝对是个坑死人不偿命的阴险货色。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在干活之前和干活当中往往会巧舌如簧外加口若悬河,什么事都哄得主家团团转,单等着全部的活都干完了,主家慢慢地回过味来了,知道被他耍了的时候一切就都晚了,只能是一肚子的委屈说不出来,干吃哑巴亏。总体上来讲,田麻子干的活就是为了一层皮,只图外边好看而已,根本就不问内里的质量如何,而宫胖子干的活是样孬心眼好,虽然外表看着不一定多时髦多漂亮,但是从内到外的质量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综合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