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章救援(1 / 2)

加入书签

陈远三个都不太想选。  言论自由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  陈远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现在社会机构使用的通讯网,必然是先审后发。  里面必然会删掉那些可能引起恐慌的言论,以及那些把矛头指向社会机构的。  灾难初期还能看到一群人定体问,现在是一点都没了。  这个问题吧,不能说他这么做不对,毕竟要是放任所有言论自由发布...  现在社会上必然是集体性恐慌--都天灾临头了,还想个屁的自由。  真是一群没吃过苦,也吃不了苦的...嗯,一群人。  这倒不是陈远的想法,只是他知道必然会有人这么想。  然而根据他系统的观察,那些代表着生命的红点,其动作的规律相当...不可言说。  有人在救援,那么红点的运作规律就表现为,三两个红点接近,然后带走人,回到官方避难所。  但也存在一种情况,或者说,在这场天灾开始前,就存在的一种情况。  那就是...社会机构欠债太多了。  实际上如果不是这场雨,大部分地方社会机构以及关联的企业即将面临债务违约。  欠债不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债务违约就更复杂了...  结果现在不了了之了。  系统中的部分红点,显然是因为物资不足饿死的。  也和他们自己怨气满满的发言有关系,怨恨发言就把你号给封了。  平日封号倒是无所谓,这个关头封号,再加上存款几乎为零...  无非就是死在家里和死在水里的区别。  在降雨刚开始的那一周,可是没法用物资兑换生存点的。  这个问题也是陈远刚刚想明白的--为什么那周周末会出现大规模的红点消失。  其次就是...他视野中有很多不同的红点接触后,就有人消失了的。  这太诡异太复杂,但没有通讯权限,他根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甚至于...如果说这些消息都已经被屏蔽了,社会机构的决策人是否心里有数?如果心里有数,是否判断会出现偏差?  也就是说,他需要一个独立的通讯网。  可是这个独立的通讯网,怎么决定上面的内容呢?  如果他的尺度太宽,没准会破坏社会机构的正常运转,他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陈远无比纠结,一方面,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对社会机构抱有怀疑,并且认为很多社会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但另一方面,他也知道集体的力量确实强大,他或许做不到社会机构那样,统御全局。  “...还是先找到人再说吧。”  陈远没有当场做选择,暂时来说也没有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新技术的需求也不是那么急切。  或者说真正需要的,系统也不会给...  比如可控核聚变什么的...他看的网文小说里黑科技主角都是人手一个,怎么到他这就不行了。  ......  “林家村泰安公寓11栋1304室需要救援,我们已经没吃的了,马上就顶不住了...”  “请救救我们...”  收音机里传来若有若无的声音,讲话的男人相当虚弱,看样子确实很饿。  陈远粗略查询了一下,他们确实已经很久没兑换过吃的了。  不为什么,现在食物就是那么贵。  陈远倒是想控制食物价格,但如果食物价格太低,社会机构肯定宁愿把食物放在仓库里。  三个普通的面包都得值5点生存点,陈远虽然不赚差价,但这个价格也抵得上制造一架无人机了。  再加上使用无人机运输的路费...  总之很麻烦。  倒是有人愿意用钱来换生存点,但这个苗头刚出来就被社会机构掐断了。  而基础电子元件、电路板、简单单片机这些东西,散户倒是很乐意放到商场里兑换生存点。  所以收价并不高。  电也断了,水也没了,吃点饭都战战兢兢的,他们看样子就指望用这个信号找人救他们了。  一旁的几个大叔看向了陈远,等待陈远的说法。  “...现在我们这边基本稳定了,而且也比较需要人手,我打算去救下这伙人。  路上会比较危险--你们都知道现在穿过街道有多难,但我需要人手。  愿意的话,我们准备一下,一会儿就启程。  不愿意的话我也不强求。”  几个糙汉子互相对视一眼,竟然都没有离开。  陈远有些意外。  其中一个大叔挠了挠头说道:“陈工,我们都听你指挥,你让俺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就是让我们混口饭就行。”  “好。”陈远果断应下,“不过其实用不了这么多人,你们几个准备一下吧。”  陈远点了几个人,然后交代了注意事项,几人走向了楼下。  ......  电机、电池再加上碳纤维加强板,替代汽车的船只自然呼之欲出。  在从临时基地到达水坝聚居点的时候,陈远就制作了一个单人版本的电动小船。  没道理现在不做一个更大的,甚至是多做几个。  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陈远完成了制造,一艘纯手工的电动小船。  碳纤维增强船身的抗撞击能力很强,能够应对很多突发情况,船只的吃水深度也比较高。  小船正常情况下可载12人,极限一点14人也不在话下,就是需要注意保持平衡。  有点像龙舟,但要宽敞和稳固得多。  带上救援需要的物资和三个大叔,陈远再次驶向了黑漆漆,雾蒙蒙的街道。  大雨中除了雨滴声,就是电机运作的声音。  看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