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1 / 3)
余海棠虽说的隐晦,却也表明了立场:余家不欲与王婆来往,请王婆一家回去。
家门口的席,旁人都能吃得,王婆吃不得,还遭当众羞辱。
王家男人和儿子儿媳都是要脸的,既是不给吃,拿着手里的碗筷转身回了家。
王婆亲家不想走,大老远来了总不能饿着肚子回去,且来时邻居们都羡慕他有个好亲家,有便宜事都想着他,这是面子!
再说主家只说不让王婆一家吃,他姓董又不是姓王,使眼色让老婆儿子们别管这茬,赶紧上桌再说。
王婆自来都是横惯的,哪能受得了窝囊气!
瞬间光了火,双手拿住最近的桌子就想掀,可一桌挤着十二个人,怎么可能让她得逞。
二十四只手牢牢把着桌边,丝毫未动。
她喘着粗气,叉腰四下寻摸,想找个人少点的掀。
镇长端坐在首席,手里拿着猪蹄在啃,就这么边啃,边直勾勾地盯着她那一举一动。
旁人提醒镇长去镇场子。
镇长嗤鼻一笑,讽刺了一句,“她今儿敢砸大家伙的席,明儿就能都去吃她的席。”
也是,众怒难犯,就问她敢不敢?
王婆见自己闹没人理,心里有点怕,她是准备镇长开口,她再哭一哭闹一闹说自己的委屈。
可镇长只顾着啃猪蹄……那架势像是随时用手里猪蹄骨砸她头,他桌面都积存一堆骨头也不扔,难不成真想……砸她?!
唉,算了一顿饭罢了,丢人就丢人吧,要是被镇长打了更丢人。
转身欲走,身后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王婆的亲家们。”余英男指着刚挤上桌,屁股还悬半空,没来得及坐下的五人道,“你们也不能吃席。”
王婆的亲家公脸色微变,有些恼火,慢慢站起身道:“我亲家做事也许不周全,得罪了你家,可我姓董,头一回见面,没仇,大老远来贺喜你家,吃顿饭不让?”
一个糟老头子瞪眼珠子,余英男岂会害怕,再说她爹那么怂包都能立着了,她不能软。
懒得与他掰扯,谁让他倒霉做了王婆亲家。
“你们是泰平镇人吗?若不是,自觉退席。”
吃席的人哄堂大笑,起哄让他们赶紧下桌,这是流水席,后面还有好多人等着呢。
王婆女儿拽拽公公衣袖,示意退让算了。董老汉发狠,僵持那里不走。
后面急等着上桌的不赖烦,粗暴地将拉扯他们离桌。
王婆女儿和婆婆是被人半抱半搂下桌的,胸脯竟被人趁机揩油,气的眼泡含泪抽泣。
董家三个男人反抗想打架,刚把条凳提起来,全镇人“哗”地一声,全立起来了,都不说话光盯着他们。
镇长开口,“都说法不责众,真闹事,我也没得法子。泰平镇自己的席,主家不请外客,你们还是回吧。”
面对这些欺生的虎视眈眈泰平镇人,董家父子忍辱负重地放下条凳。
董老汉铁青着脸,不理会王婆的苦苦挽留,叫刚才的车夫立即送他们回去!
车夫不愿意走,他是泰平镇人,这顿席有肉有酒,他能吃啊,还要大吃特吃!
谁稀罕那几个铜板,直接摆手拒了。
报喜的人打听原委,镇上人多多少少知道点风声,压低嗓给县里来的好好解释一番。特别提到王婆尖酸刻薄,余家父女住斜对门多少年,就受了她多少年欺侮,桩桩件件的都有情节。
哦,这下明白了,怪不得和善的月下先生肯请全镇人,就是跟王婆过不去!
懂,这是因果循环。月下先生就该恩怨分明!
大憨喝多有些上头,顶着个关公脸嚷嚷,非要给众乡邻讲段书,讲的就是《英雄代有才人出》。
因他听的多又善模仿,越讲越上头,站在条凳上拿着筷子当剑一通乱比划,竟让众人捏着筷子忘记吃肉,只顾盯着他。
大憨说到“抛开世事断忧愁.......”举起酒杯敬余海棠酒,感谢他写出这么好看的话本,又表明自己愿意鞍前马下,相伴月下先生到永远。
在场的人起了一身鸡皮:“……”
待反应过来,大才子啊!将来有前途的大人物啊!
争先恐后地给余海棠敬酒拉关系,有挤不上去的,拉拉扯扯又嚷嚷的。
余英男怕自己爹给挤憋气了,忙扶起他爹站在板凳上,高人一等地给全镇父老乡亲说感谢语。
好在余海棠喝多了,又被人捧的满腔热血沸腾,一通激情澎湃的感谢……
总之就是人杰地灵的泰平镇养育了他,他的根在这里,哪怕日后发达依然不会忘记父老乡亲……
尽管知道她爹在装逼,余英男强忍着不笑场,带头给她爹鼓掌叫好…
全场轰动,掌声如雷!
此时,从镇外走来一个乞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