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最后的王朝 三天.之后 ……(2 / 3)
,对这个刚出生的三阿哥并不关心。 康熙帝在刚出生不久,就得了天花,在当时的清朝,天花是个绝症,基本没什么药可医,只能看天意。 很显色,当时的顺治帝为了怕危害到宫中他在乎的人,所以放弃了当时的康熙帝,让奶妈带着康熙帝出宫避痘。 所以幼年的康熙未曾在父母膝下承欢一日,好在当时的天花并没有危及他的性命,只是在脸部留下了几个细小的麻点。 这也使得康熙帝在后来的继位之中,有了一个有利的因素。 幼年的康熙非常的好学,且很快显露了非常高的天分。 史料记载,康熙为人英俊,声音洪亮,在康熙六岁的时候,顺治帝曾招来两位皇子问话,问他们未来最想做什么。 皇一子福全说愿为贤王,但康熙却非常的机灵,对顺治帝说愿效法父皇,成为他那样的人。 于是这次过后,康熙得到了顺治帝的看重。 康熙在十七八岁之时,曾因为读书太多疲劳而咯血,但哪怕就是这般,他也没有停下自己读书的脚步。 史料记载“帝王政治,圣贤心学,六经要旨,无不融会贯通”,由此可见康熙的学识。 咱们这里不算康熙帝的其他事,单单就读书情况,康熙帝在帝王里面的确排的上号! 1661年仅一十四岁的顺治帝突然病逝,因为顺治帝生前并没有册立太子,所以得过天花的康熙帝脱颖而出,在当时以非常有利的形式成了皇太子,并在同年正月初九登基为帝,时年不满七岁,虚岁八岁。 当时的顺治帝留了四大辅臣给幼年康熙,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这四人,里面同样有野心勃勃之人。 但康熙当时太过年幼,根本不能管理朝政,且清朝还有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所以当时的康熙,基本算得上的孤立无援! 两年后,孝康章皇后病逝,虚岁不过十岁的康熙丧母。 当时四大辅臣联合辅佐的情况并未持续多久,他们就因为种种利益而开始公开斗争起来。 四人中,当属鳌拜最为嚣张跋扈,常常居功自傲,但因为鳌拜的位置在四大辅臣最后,所以他也有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野心。 当时康熙因为册立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所以索尼便成为了康熙抵抗鳌拜的有利手段。 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十四岁的康熙于一个月后正是开始亲政,但同样,鳌拜依旧保持着朝政,且还因为索尼的病逝越发嚣张起来。 在康熙亲政后十天,鳌拜便擅自杀了同为辅臣的苏克萨哈,而同为辅臣的遏必隆则选择了明哲保身,任由鳌拜独断专行,不加阻止也不曾上书弹劾。 康熙这时候虽时为亲政,但大事却还是要过问鳌拜。 年期气盛的康熙怎么可能受制于人,于是在1669年,康熙时常以练习“布库”为由,召集少年侍卫进宫,并在同年五月,动作飞快的将鳌拜擒住。 不久鳌拜在禁所逝世,同时,顺治帝为康熙指派的四大辅臣中的最后一位遏必隆,也被康熙以勾结鳌拜之名,削去太师和一等公爵位。 至此,四大辅臣全部下线,康熙开始了真正亲政,并独掌大权的帝王时光。 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告老还乡,但同时留下了儿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 但这一举动,却引发了朝中关于撤藩的剧烈讨论。 最后康熙也认为藩王势力太强,于国家不利,于是下令开始撤藩。 同年七月,吴三桂假装请旨撤藩,但背地里却在云南反叛,高举“反清复明”的旗帜,杀了云南巡抚,并在次年攻陷了长沙、岳州等地。 紧接着又派了人四处散布檄文,于是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广东尚之信也接连反叛,在短短数月之间,川、桂、闽、湘等六省全部丢失,等到其后,叛乱更是扩大到了广东和甘肃等地。 当时康熙的对策是,坚决不给吴三桂这个带头人一点讲和的机会,对于其他的反叛者,则是以招抚为主,以此来分化吴三桂的势力,从而达到孤立吴三桂的结果。 就在这个计策之下,1676年,陕西和福建相继投降,1677年,广东的尚之信也随之投降,吴三桂只能屈居于湖南长沙一带,而清军也已经由江西围困长沙,吴三桂败势已显。 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为周,但却登基不到半年就病死了,其后其孙吴世璠继位,并随之退居云贵。 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至此三藩平定。 康熙在平定三藩之后,就将目光放到了台湾。 在康熙平定三藩的同年,台湾的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