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章老帅惜良才 太傅怀鬼胎(1 / 2)

加入书签

高大的席棚前,刘鲲与曹荣双双下马,二人一前一后登上点将台拜见三位主考。  听到曹荣轻快的脚步上台,裴世基与高进连忙满面含春起身相迎,老元帅微闭虎目没有理会。  紧接着一串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刘鲲稍显佝偻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苏魁闻声抬头,只见刘鲲面色苍白,嘴角的血迹殷红刺眼。  看着似曾相识的面孔,老元帅眼角微湿,像,太像了,尤其是眼神深处那抹坚毅与当年的刘洪一般无二。  “末将刘鲲参见三位主考大人。”  “嗯。”  裴世基与高进微微哼了一声,便将目光移向别处。  苏魁则轻轻叹了口气,就算刘鲲武艺精湛但他毕竟刚刚经过两场恶战又有伤在身,反观曹荣连斗三场根本没怎么出力,以刘鲲目前的状态对战生龙活虎的曹荣必然是有败无胜,有死无生。  “二位大人,此番陛下命我等甄选良将事关重大,故而老夫有一提议请二位大人共同参详。”  裴世基与高进对视一眼,谁也猜不透苏魁此言何意,裴世基微眯双眼,手捻须髯,缓缓说道:“哦?老元帅请讲。”  “二位大人,既然陛下要选的是平北元帅,那么此人就必须是文武双全的帅才,若只会蛮打硬拼只怕会上负皇恩,下误国事,所以老夫想订下三场之约,挑选出最为合适的人选。”  高进闻言轻轻揉了揉眉心,没有言语,裴世基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  “但不知何为三场之约?”  “第一场比文,考验他二人真才实学。”  “第二场比箭,考验他二人骑射。”  “第三场比武,考验他二人战力。”  “三场两胜者方可夺魁,不知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裴世基听完暗自思忖,曹荣身为武将箭术想来不会太差,至于比文嘛!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到时候只要自己和高进异口同声力挺曹荣,苏魁势单力孤难道还能玩出什么花样不成?  想到此处,裴世基老脸含笑,欣然应允。  裴世基这一答应可急坏了站在台前的曹荣,他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这可如何是好?  裴世基和高进见到曹荣抓耳挠腮的窘迫模样相视而笑,两个老狐狸心中暗道:有我们在你慌什么?只要你胡乱写上一篇文章哪怕狗屁不通,只要我们说好,苏魁又能如何?  “来人笔墨伺候。”  随着苏魁一声令下,有军卒送来桌椅板凳,笔墨纸砚。  “太傅大人,您是文官之祖,请您出题。”  裴世基刚要谦让,就见高进一边使眼色一边附和道:“不错,既然是比文,由裴老出题自然是最合适不过。”  裴世基一见高进的眼色猛然醒悟,看方才的情形,曹荣肚子里恐怕没有多少墨水,要是让苏魁出题,只怕他不得要领难以作答,可是自己出什么题目呢?既不能难住曹荣,又不能太过肤浅。  哎!有了,裴世基眼前一亮,缓缓开口道:“既然此番是甄选元帅,那么就以此为题,请二位将军在半个时辰内以《将帅》为题作一篇文章如何?”  “好,裴老此题出得恰到好处。”  高进一边附和一边将目光投向苏魁,苏魁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随着军卒一声呼喝,文比开始,刘鲲稍加思索便已成竹在胸,只见他运笔如风刷刷点点,时间不大一篇文章已然写好。  再看曹荣抓笔在手,双眉紧皱,饱蘸浓墨的狼毫悬在半空迟迟不能落笔。  突然,曹荣猛地将笔往桌子上一丢,口中骂骂咧咧道:“他娘的,老子不会写,比武就比武,真刀实枪的厮杀便是,整这么多狗屁花样有什么意思!”  裴世基闻言忍不住把眼一闭,心中暗骂道:真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蠢货,你倒是好歹写上几句呀!这一字皆无的白卷让我们怎么帮你。  “启禀三位大人,末将文章已经作好,请三位大人过目。”  “好,拿来我看。”  苏魁小心翼翼接过军卒奉上的文章轻轻展开,只见一行行气势恢宏,筋力丰厚的蝇头小楷呈现眼前。  “将帅者,当身聚五德,精研四技。五德:勇敢、明智、仁慈、诚信、忠贞。四技,一曰权谋,二曰形势,三曰阴阳,四曰技巧。”  “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  “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  “阴阳者,顺时而发,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  “技巧者,胜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  苏魁一气呵成将整篇文章读完,激动得须眉轻颤,心潮澎湃。  “好,好,太好了。”  裴世基和高进见老元帅如此激动,也都好奇的凑上前来,等读罢文章之后两人无奈的叹了口气,第一场文斗曹荣输了,甭说他一字未写,就算他有些文采与刘鲲相比也是天渊之别。  “第一场,刘鲲将军获胜,第二场,比箭准备。”  随着军卒一声高呼,有人在校场一侧立起十个箭靶,并在箭靶前三尺处吊起十枚铜钱。  “二位将军,一会儿两位各射十箭,箭矢穿过铜钱射中靶心最多者即为获胜。”  “好,本将军先来。”  曹荣斜眼看了看刘鲲,冷冷哼了一声,然后大踏步来到场中。  随着曹荣入场,四周的军卒全都打起了精神,众军对于曹荣的箭术早有耳闻,那可是禁卫军中有名的神箭手,百发百中。  在众军的注视下,曹荣张弓搭箭,认扣填弦,嗖的一声,箭矢穿过铜钱的方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