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章 获得魏公的欣赏(1 / 2)

加入书签

魏公惊讶地看着李玄道,眼神中满是赞赏,“李大夫,您的才情令人惊叹。如此多才多艺的人,我魏公在京城见过不少,但是像您这样既精通医术又精通文学的,可真是少之又少。” 李玄道微笑回应:“魏公过奖了。我只是对文学有些兴趣,又因医术有些了解,二者并无甚高深之处。” 魏公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个藏着光彩的璞玉。 他知道,李玄道的才华绝不仅限于此。 魏公微微倾身,目光温和地看向李玄道:“李大夫,我一直认为,诗歌如同人性的砂砾,是抒发心中所想所感的最真实的方式。那些优美的词句,像是心中的琴弦,每次弹拨,都能引起我们深深的共鸣。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呢?” 李玄道含笑点头,他的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芒:“诗歌确实如同砂砾,它由我们内心深处最细腻的情感和思考组成。它可以像磐石般坚硬,也可以如泉水般柔软,透明且流动。诗歌就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旅程,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听到自己的声音。” 说完,李玄道站起来,走向窗前,看着窗外的月色,低声吟诵起诗来:“月色何处照江村,人家灯火在何方。白云高挂半边天,孤雁归途远。” 诗词朗朗,旋律优美,李玄道的声音像是带着一种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 他的诗描绘的是月下江村的宁静和宁和,而这样的景色,却被他拓宽,联系到了人的情感,人的孤独。 魏公听得入神,看着李玄道的眼神更加赞赏。 他摇摇头:“李大夫,你的诗歌才情,真是让我感到惊叹。这样的才情,应当被世人所知。” 李玄道转过身,对着魏公轻笑:“魏公过誉了。诗歌只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只要有人欣赏,我便感到满足。” 魏公微笑:“诗歌的确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但它也是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见证。有你这样的才人,我相信,我们的文化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魏公笑了笑,轻声道:“在我看来,诗词赋的魅力,就在于其以言喻志,以文抒情的特点。” “有的诗句,短短几个字就能描绘出鲜活的画面,让人心有所动。比如说,‘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短短两句诗,便将花的姿态、色彩、气质,一一描绘得活灵活现,仿佛在眼前。” 李玄道笑道:“魏公所言极是。这就是诗词赋的魅力所在。” “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每一篇赋,都是诗人的心灵映射,是他们对人生、世界的理解与感受。” “其实,诗词赋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镜像。譬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魏公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赞许:“的确如此。诗词赋的妙处,就在于这种情感的寄托和寓意,它们赋予了文字以生命,使其充满了灵性。它们可以抒发喜怒哀乐,可以表达社会现实,也可以描绘理想境地。” “这正是诗词赋最美的地方,”李玄道缓缓道出自己的理解。 魏公听后,双目闪亮,深深看了李玄道一眼:“李大夫,你的话,真是言之有物,深得我心。我相信,你在文坛,一定能大放异彩。” 魏公望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一种愉悦的情感。 他伸手拿起茶杯,浅尝一口,然后提议道:“李大夫,你的才情如此出众,又如此通达文学之道,不如参加京城两日后的文坛大会,让更多的人见识一下你的风采。” 李玄道微微一笑,谦虚地摇头:“魏公过奖了。我虽然喜欢文学,但是更以医者为职业,参加文坛大会恐怕未必合适。” 魏公看着他,深深叹息:“李大夫,人才不可埋没。你的文才,绝对能在文坛大会上脱颖而出。而且,我还听说,南越国的文坛代表也会来参加此次大会。” 提到南越国,李玄道的神色微微一变,他清楚地记得,南越国曾做过的事情。 他疑惑地看着魏公,问道:“魏公,南越国的代表参加此次大会,究竟是何目的?” 魏公微微皱眉,回答道:“南越国的代表参加,表面上是为了交流学问,但实际上我也有些疑虑。京城的商业风气,已经开始受到南越国的影响,此次他们参加大会,很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听到这里,李玄道心中明了,南越国的目的绝不会简单。 他看着魏公,深吸一口气,然后郑重其事地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便参加此次大会,看看南越国的代表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魏公看着他,眼神中闪过一抹欣慰的光芒,他知道,李玄道这个年轻人,绝对会给文坛大会带来些不同寻常的风景。 两日后,繁华的京城,今天更加热闹非凡。 文坛大会的召开,汇聚了京城内外的文人墨客,富甲一方的商贾,官员贵族,以及众多的百姓,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议论纷纷。 那一天,殿布置得如同春天的花园,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五彩斑斓的花卉随风轻轻摇曳,清香四溢。 众多才子在此汇集,犹如明珠满堂,光彩夺目。 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期待,每个人的口中都谈论着各自的看好之人。 南越国的代表,是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 她身材婉约,长发如云,脸上洋溢着从容的微笑。 她的出现,引起了场上的一片惊讶和赞叹。 人们议论纷纷:“南越国的代表竟然是一个女子,真是令人惊讶。” “看她的样子,似乎很有自信,不知道她的文采如何?”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