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63 瑞驰神秘的树荫氏族(1 / 2)

加入书签

话音未落,一个扭曲的尸体就用诡异的姿态直挺挺的站起。  他被人掏空了的胸膛内,正种着一颗更加诡异的荆棘之心。荆棘之心是一种能够代替人类心脏的来自荆棘之树的果实。而缔结它的荆棘之树(Briarheart Tree)要吸收血肉的精华才能长成。荆棘之心的作用是与魔神海尔辛进行连接,获得魔神授予的力量和魔力,最完美的荆棘之心曾让瑞驰英雄菲奥兰(Faolan),即“红鹰”手持火焰之刃红鹰之怒(Red Eale''''s Fury)杀光千人军团。  一般情况下,瑞驰人只有在死后才会种下荆棘之心,成为复仇之魂——类似不死生物的战士。但也有部分是活人接种,而且瑞驰人把这种机会视为殊荣。  就比如现在。每个直挺挺站起的弃誓者被剖开的心胸处,都被植入了一颗荆棘之心。  所以先前流出的鲜血,显然都来自这些被剜心的弃誓者们。  成为荆棘之心勇士的弃誓者的战力,会获得显著增强。甚至有人传说,他们没有感情,不知疼痛,就和“活死人”一样。但从他们勃勃跳动的荆棘之心看起来,似乎仍能算得上是“活物”。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活死人的心脏是不会跳动的。  面对普罗赛平这个落单的闯入者,荆棘之心勇士动作僵硬的拔出战斧。那些从皮肤下不断鼓起的血管说明,荆棘之心勇士似乎正在逐渐适应随勃勃跳动的荆棘之心而来的澎湃的新力量。  “吼——”怒吼一声,排在最前的荆棘弃誓者高举利刃,一个箭步就冲到普罗赛平的面前。黝黑的瞳孔毫无人性,手中呼啸劈下战斧的更加冷酷无情。  不等战斧砍中额头,普罗赛平一脚将荆棘弃誓者踹飞。  诺德旧王古血与红卫战血的融合,让这一脚充满了爆炸性的亘古之力。  倒飞出去的荆棘弃誓者,化身成一颗血肉炮弹。用自己弯曲的后背与同伴挺拔的胸膛重重相撞。  砰!砰!砰——  一路血肉迸溅,所有人四分五裂,炸成同归于尽的碎片。  仿佛一道飓风飙过,长长的廊道上、下、左、右,地板、墙壁、天花板全被迸溅的血肉糊满。  滴答着血肉的地板上,只剩下一颗颗仍在跳动的荆棘之心。仿佛藏在血肉泥沼中的一只只红斑大青蛙。  “啊,真不愧是死神收割。”目睹一切的夜门紫罗兰·珍奈德吹了个轻佻的口哨:“昨晚还陪床了是吧。”  同样是黑暗精灵的约瓦斯卡蜂花·梅丽莎一声轻笑:“恢复力确实和耐久一样惊人。用我们男人的话怎么说来着?皮实耐操,缸多不爆。”  说话间,斧光血影,骨肉迸溅。死神收割·普罗赛平一路杀上阁楼。  伴着凄厉的哀嚎,一个单薄的身影破窗而出。随碎裂的彩色玻璃拼花窗(stained lass),重重落地。嘭的一声,四仰八叉重砸在石板街上,全身骨碎,口鼻溢血,眼看就不能活了。  夜门紫罗兰·珍奈德冲附身下看的死神收割·普罗赛平笑道:“多谢帮忙,越帮越忙。”  “死了吗?”普罗赛平的表情已说明一切。好久没有像这样大刀阔斧的战斗,真有些怀念呢。  “虽然死不了,估计也好不了。”约瓦斯卡蜂花·梅丽莎轻轻挥手,溪木密探立刻上前,将摔成稀巴烂的主谋团团围住。并第一时间确认了身份。正是那位名叫海尔吉的女巫。话是这么说,应该还能救活。  等深入塞库达冰溪矿洞的领主大人收到讯息,海尔吉女巫已全盘招供。  正如在阿斯加德的熔炉圣殿,女术士曾委婉的提醒吴尘:安尼斯和她的女巫姐妹,希望通过一种特殊仪式转化成乌鸦鬼婆,是不是想要在伊琳娜塔湖边森林地带,建立一个瑞驰部落?  当时吴尘立刻就想到了向来以“猎杀猎人”为生存之道的瑞驰神秘的树荫氏族。如果从河湾地顺下寒落山脉,穿越失落溪谷,就能抵达广袤的伊琳娜塔湖边森林。再经由脆胫关穿越南北布莱特辛山隘,显然是一条无需绕行佛克瑞斯领的入侵捷径。  所以,觊觎溪木灰岩金山的除去天际的巨龙,还有来自瑞驰的树荫氏族。  海尔吉女巫的口供,部分印证了女术士的推测。  没有印证的部分是这个以安尼斯为首的女巫会,不只是弃誓者信奉的乌鸦鬼婆。还有信奉十六魔神之一娜米拉的死灵法师。  娜米拉(Nara,诺德语:Nala),掌控黑暗腐朽与未知的魔神。代表远古之黑暗;以迪得拉精魂,冥冥的统治者,影之精魂而为人所知;与蜘蛛、昆虫、蛀虫和其它会激起凡人恶心感的不愉生物有关,主宰各式各样的黑暗、丑恶灵魂以及蜘蛛、昆虫。称号是“腐朽女士(Lady of Decay)”。留有神器“娜米拉指环(Rin of Nara)”,戴上后玩家就能成为食尸者。  在娜米拉看来,腐朽是再生的前提,也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娜米拉的神性其实是“大自然对待死亡的态度”,和自然环境里蛆虫吞噬尸体一样。就好比“大自然的清道夫”,所以在娜米拉的信徒看来,吃死尸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娜米拉也被认为是迪德拉善神之一。  她主宰着许多精神世界,支配着各种各样的黑暗精神体。卡吉特人认为她与洛克汗存在着某种联系。娜米拉代表着集聚于黑暗中的事物,而非黑暗本身。她的形象是身边总是跟着一个小鬼的黑暗女巫。  “所以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