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薛家那个大傻子(1 / 3)

加入书签

接下来风平浪静,翻过正月,朝中出了个大消息,说是南边倭寇流窜,把福建某县抢掠一空,天子震怒,点了王子腾为九省统制,巡边督战。即日就打点出发,贾政趁机塞了两三个人进去。

这天正午,贾政从工部官邸回来,刚转入宁荣街,就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掀起帘子往外一瞧,整条街乱糟糟的。十来辆拉着行李的马车挤在路上,一众风尘仆仆的下人在墙角休息,周瑞正笑呵呵的陪着个面生的老管家,见着贾政马车,连忙呵斥着让出一条道,迎上来牵着马鞍问好,“老爷,贵客临门。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太太忽闻喜讯,喜得不知如何是好,正领了去拜见老太太呢。”

薛家上京的消息,贾政从侯宁处知道,从王子腾离京时叮嘱中知道,从王夫人处也知道,但从没说过要住在贾家,这是到了京城,娘家都没回,直奔荣国府而来啊。

“老爷,太太让我问问,姨太太家尚未打扫完毕,现在府里哪处方便安置,暂且过渡一下。”周瑞脸都笑成朵菊花了,看来没少拿好处,记得薛家都是钱财开路的。

这年头讲究宗族地缘,都是金陵老亲,贾政也不能赶走,只能道,“安排在梨香院吧,和姨太太说院小暂且住着,那边修缮好再搬。另外和赖大说一声,姨太太毕竟久不居京城,蟠儿年幼,修缮的事让他帮着些、催着些,别让人打了马虎眼。另外正门怎么开着,今日有贵人临门?”

刚贾政就看到,荣国府的正门大开,薛蟠虽然草包,也是薛家主,商人地位低下,但四大家毕竟关系不同,举家来访正门迎接其实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既然未曾正式递拜帖,贾政就权当小辈上门,那正门就不大合适了。

周瑞看贾政脸色,脸上的喜意消退了些,道,“太太见姨太太阖家来访,随行又多,想着大门方便些。”

“嗯,关了吧,大门谁管着的,让他来见我。”

入了府,薛蟠已在小书房候着,见贾政进来,即上来拜见,“小侄见过姨父。”

贾政细细打量对方,虽称不上貌比潘安,但也是人模人样,毕竟和薛宝钗一母同胞,差不到哪去。更出乎意料的是,这人明明斗鸡走马、拈花惹柳,居然眼神还算清明,怪不得能骗个老婆。

“此番上京可为侄女入学陪侍一事?”贾政转身坐下后问道。

薛蟠是早就听闻上京风光,心痒痒,一心来游玩的,但他多少还知道遮掩的,加之母亲想住荣国府,他虽不乐意,住别人家哪有自家自由,也得表现好点,不然回去母亲少不了又哭诉,所以这会爽快点头。

“正是,姨父果然是当官的,消息就是灵通,还有年底户部要销账了,本来老掌柜来就行,我正好来长长见识,母亲也和姨母久未相见,于是整窝拖的就上门来了。”薛蟠高高兴兴道。

贾政自动忽略他话里的俗语,点头道,“言之有理,俗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看看是好事,你如今也是一家之主,更要多见识一番。”

“言不言的我不懂,不过姨父说得准没错。”薛蟠大大咧咧道,声音很洪亮。

站在长辈的立场,贾政劝道,“我记得你父最喜读书人,除了多看还要多学,不求功名,但求明理,也懂得些律法。”

闻言薛蟠挠头一笑, “姨父,读书我是不行的,我认识它,它不认识我,真不是我躲懒,看见书就头疼,可能我前世是个抄书匠,抄多了这辈子就碰不得它了,不过我妹子读书厉害,我们家有个读书人就够了。”

贾政叹了口气,无言以对,这如果是宝玉,他是想尽办法也要给掰回来,现在他管好自己一大家就够累的,俗话说佛不渡无缘人。他自家人都不急,又何必操这心?

贾母这边依旧热闹,今日薛姨妈带着女儿来,尤氏带了儿媳,三春并林黛玉、贾宝玉都在,年轻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闹腾,贾母乐呵呵的袖手看着。

等周瑞家的进来回说老爷请姨太太一家暂且在东北角梨香院住下,等家里修缮好再搬,又说让赖大帮着搜寻些修缮老手,姨太太不用客气,有事只管问赖大,让他盯着,断不会出现磨洋工、充数的情况。

听到前半句,王夫人和薛姨妈已经喜不自禁,姐妹俩十来年未见,能住一块是意外之喜,正好趁此机会聊叙情谊。

三春刚和薛宝钗聊熟,见其为人宽和大气,又文采不凡,早已钦慕,这会得知住下,更是拉着薛宝钗不放,埋头凑在一起嘀咕些小女儿的私话,嚷嚷晚上要一起睡。尤氏是喜欢逗趣说笑的,闻言连称好人家都到府里来了,连邢夫人都陪着笑,登时一屋子欢喜起来。

贾母品了品后半句的意思,也客气笑道:“梨香院原是老国公给长孙的外书房,兰儿年幼,家里其他院子都破旧些,只梨香院好点,姨太太别嫌弃,请暂且住着,大家亲密些。”

薛姨妈忙道,“不敢不敢,我们这破落户住哪都成,哪有挑的理。”又和王夫人说她家的一应费用供给免却,自家另买,才是相处之道。

临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